2008-12-25

聖誕交叉扑 - 後記

先講這篇聖誕交叉扑後記係我寫的, 而前篇交叉扑係有位blogger寫的, 大家可以自行從那50多位參加者中估下是誰寫的(當然, 有人自行踢爆身份就另計)。

首先, 向那篇交叉扑的blogger講些話: 先行向您致歉, 由於我發現有錯別字(按:找到三至四個), 於是出文前替您改正那些錯別字和較為廣府口語化的字(如: o既); 又, 幫您加番個"唔"字(按: 在後段的一句話, 加了個字就和之前的句子相呼應和有連接性), 盡量保持文章的原意。

如果因是次修改而令您不安, 謹此送上最深的歉意。

--------------------------------------------------------------------------------

希望各位不論有否參加"聖誕交叉扑"的朋友, 睇得開心和"過癮"!

Finally, Wish you have a Merry Christmas!


聖誕交叉扑 - 我叫阿『鞋』

我叫阿『鞋』,個名其實幾老土,一向唔走時款路,無一tick,無三間。滿身泥濘與傷疤,腳配狗牙既行山一族。

記得早年『非典』,大家都忽然熱愛郊遊。以為郊區空氣好,遠離閙市無人到,無需扮醫生,口罩不離身。

人云亦云好,唔跟就老土。一時間郊區旺過市區,人人放假仆到去。時勢做英雄,小鞋在那刻與主人相遇,還有死黨『襪仔』。平日足不出戶,但為o左健康,都希望練好身體。

時移世易,縱然走過五百公里,今日落得默守家門。生活轉變,股市日日升,唔好話出門,『踢拖』都要望住個市。連最佳拍擋『襪仔』,呢幾年都索性轉型,一身紅衣打扮,由昔日辛勤勞碌,保護雙足。到今日掛在窗邊,盼望聖誕老人拋下黃金,從此享受餘生。




結果又係自欺欺人!

物極必反,金融海嘯。有錢唔敢駛,有病唔敢睇。唔怕自己炒燶,最怕老闆炒輸。

踏破鐵鞋無覓處,要解危解困,從歷史中學習,從經驗中成長。曾經陪主人大步上山,緩步下山,今時仍可走出谷底。

正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家中重有一對陪你走過荊棘滿途o既鞋仔』。

祝願各位:-

『聖誕快樂,同步過冬,明年一同上山鬆一鬆』。

2008-12-08

生日感言----給您們的話

有關人等, 請留意(如果有blogger/朋友睇到, 請幫手通知有關人等, 排名不分先後, 少了您那份請揚聲)。

CK: 有朋友問我, CK是否真有其人, 以及想請教下做甚麼生意竟然會有人收購兼發大來做; 我想send email給您, 但又怕您會見笑, 所以...係咁意俾少少hints俾我地想像下好唔好?

又, 今年Stephy身體好似唔多妥, 希望她於工作上不要太勞累, 祝早日康復。


CM: 多了兒子的您, 是否繼續忙於格價買奶粉和尿片呢? 我覺得, 最開心的人, 除了您的內子, 我想是您的雙親了(嘿! 不少老人家喜歡有兒子嘛!); 阿女好難教噃(尤其係寧願玩都唔食飯), 搞到您好頭痕, 以我屋企曾經照顧別人的孩子為例, 除了要清理玩具唔俾佢地臨開飯時玩外, 最重要的係俾個訊息個女, 您一玩一扭計就無佢最愛的東西食。


七十: 我同樣有轉行的經驗----由HR到採購。行依條路唔難行, 但心理壓力一定有, 以及要比別人的預備和工夫要多。

我依家都有諗過: 五年後,我希望自己是個怎樣的人呢?

最終的答案和方向仍未找到, 但暫時的答案係: 我唔願意五年後仍然係做緊依家的位置

共勉之。


渣估(Tony): 我終於買到您本書了, 幾時會聽到您好事近的消息耶? 又, 希望您在出年的今日, 為我這個小讀者寫篇文章, 可以嗎?


Elaine: 原來您後生過我, 嗚嗚嗚! 怪不得各方男性bloggers為您迷倒啦!

又, 想提您唔好放咁多無薪假, 可能連housing allowance都無呀!


Samsara: 想話俾您有些政府工係"唔係人"做----即係工作量超大, 壓力亦大; 希望您的中學同事好番。 又, 聖誕唔好暴飲暴食呀, 跑馬拉松都減唔切呀!

又又, 您跑馬拉松的時間是否6:30am?


On Dog及肥龍: 您地練成點呀? 我呢兩個星期斷了練, 唔知會否有影響呢?

Marshmallow: 開始籌備件大事未呀? 記得預留個姊妹團個位俾我喎!

安諾勿斯: 知您仲有工開, 安心了少少; 但係, 希望您最終能站得住腳。

大口仔: 預祝您將會有一位人馬座的大口仔BB!

馬沙: 唔見您寫信俾阿仔----德信, 又未見您的處女作出版, 甚念!

鎚兄: 我報名了聖誕交叉 blog, 但係呢, 有諗過把上年的聖誕奇緣續寫(不過寫寫下, 開始二級半, 驚俾人打), 亦有諗過寫新Topic, 點睇?

Albert: 您安然無恙嗎? 又, 睇了您呢篇, 有所啟示和得著, 然而, 您有無試過去寺院短期修行呢? 可能幫到您。

大師: 去完Morocco, 下個站去邊? 向xx出發?

篤撐兄: 我有留意您的文章, 但係衰在日間上網有問題(原因請見上一篇文), 所以...唉!
又, 作為女性, 提醒您好多女仔真係好忌Ex呢樣東西(包括我在內, 不過問題係當我的Ex已經變成淡如水的友情時, 就唔會有忌諱)。

AK: 估唔到炮台山咁多美食, 仲以為要到北角先有(其實, 下一站係去天后還是北角?)。

若缺齋老人: 您何時會做全職食家呢? 預埋我好噃!

余若虛: 謝謝您之前回覆話升大學的問題, 但想俾您知: 我和表妹未能成為紅磚大學學生, 唯望來年努力。 又, 加埋您個名入"面書", okay?

佚名(*風之舞*): 影相影得幾靚, 努力!

火鶴: 您最近咁少火? 駛唔駛送個本生燈俾您著下火?

怒火媽媽: 一個月之後, 必必做哥哥了, 祝順利生產!

Hana: 見您一次, 發現您又靚了; 係咪份工(教琴)壓力較少, 就可以咁靚?

小豬: 咁好火??? 幾時有新詩發表?

三點: 您在哪裡? 甚念。

FW: 先補番講句Happy Birthday! 謝謝之前幫過我, 但申請不成功, 不能成為紅磚大學學生, 唯望來年努力。知道您終於駕番車, 亦即係...get well了, 感到高興, 有趣問題係: 是否仍是BMW還是Mini Cooper? 又是否趁低吸納(即係: 在凌晨去某車行買車勁減6折)?

湯公子: 您幾時update個blog呀? 幾時約我同佛羅倫斯小姐食餐飯(仲記得舊公司之farewell宴嗎)?

AW: 本來找個機會閒話家常, 但係每次見到您忙亂的樣子, 只好寫下, 別見怪。

短短的日子(只不過兩年罷)就能升到另一個位置, 作為working partner, 坦白講, 不捨的心情一定有, 但明白到您的表現得到肯定, 實是替您高興。然而, 一直知道這個位置, 實不易坐, 比起之前位置之工作, 更易令外間人士受注意, 處理不當會引申一些問題, 再加上要和新partner工作, 相信壓力亦委實不少。

唯一擔心的係會變成上一手的翻版(至於擔心的原因, 容我按下不表), 以及造成您對工作和工作以外的失衡(按: 一個人要兼顧兩樣事情, 其實大家明白): 眼見如此, 除了更自發地工作外, 有能力處理到的事情會嘗試處理, 否則還是與您商量的。

還有一樣想講的係, 若然有日是但一方離開現時的工作地方, 希望大家仍可以成為朋友; 難得一生人, 找到一個可以看穿自己性格的人(或者自己易露餡吧), 有點驚, 但從好的方面看, 其實係幫助瞭解自己。

有機會的話, 找一個午飯時間兼加多幾位再談吧!



最後, 謝謝以上人等收看。

3/8

很久沒有寫, 因為公私兩忙, 加上發現在午膳時份上blogger.com(我當然係指在公司啦!)很不方便, 加埋火鶴兄的感言, 今次寫下, 想話俾各位認識我的人知道----我還存在。

不經不覺, 到了這一天。

回顧我的3/8, 有悲有喜, 笑中有淚。

出生在Y世代的我, 經歷很多大大小小的風浪和起跌, 但亦有著那些體會, 自己才得以成長。


童年篇

最無憂無慮的時期, 應該係童年了; 不過, 當時的我, 就好像一團飯糰般混混沌沌, 不似現在的小朋友般聰明伶俐兼話頭醒尾; 所學的知識, 也不會像現在般常識原來會問香港電台是來自那個政府部門和中國有多少個自治省(按: 有關上述的知識, 其實是去到中一才學); 頂多係小五至小六, 不斷操中文和數學推理測驗。

至於樣子, 嗯, 幾似混血兒, 但長大了就唔多似。

當然, 小時候的我不多聽話(例如在幼稚園的洗手間玩水, 差點被校長罰, 哈哈!), 很多時思媽會送「籐條炆豬肉」侍候, 不過到了十歲就沒有了。

而在小學六年級時, 開始有了我的英文名。

讀書呢? 「唔係好叻」, 但係自小就懂得將勤補絀的道理, 勤力讀書, 最終派到一間區內著名Band 1中學。

後來, 我才知道他們是我的中學師兄師姐: 歌手孫耀威、區議員龐愛蘭和唱片騎師游思行等。


少年篇

以為上到中學就「一天光晒」, 怎知挑戰才正式開始。

首先係學業: 由於要修讀的科目, 比起小學時的科目數量多出一倍(如EPA、西方歷史和地理等), 很吃力和追不上, 即使後來有朋友幫我補習, 但成績亦不太好, 當時的我對讀書還未開竅。

然後係健康: 因為自小就有敏感症狀, 曾經試過因為吃雪糕雪條而患上嚴重風疹, 自此就戒食凍食。

但少年的得著的係開始認識一些知心的中學同學和老師, 有些更變成了我的朋友, 例如:

此外, 亦培養對中國歷史的濃厚興趣, 我在小學四年級時就已經閱讀中一的中國歷史, 此後考中國歷史一科, 至少會排全班五名之內; 然而, 這一科始終不能”當飯食”, 希望有日可以修讀有關課程。

然而, 中五那一年, 卻有著重大的改變: 思爸剛剛退休(按: 思爸當時達到退休年齡和公司要求), 思媽一直係家庭主婦, 而思兄就在設計學院修讀全日制課程尚未畢業; 而我當時的會考成績, 剛好只有五科合格。

未公佈會考前, 其實已經報了職業訓練局(IVE)的文憑課程; 當時的收生不是如現時般先到先得, 雖然已提早申請, 但去到會考放榜時仍未知是否取錄, 於是嘗試到李惠利分校叩門, 可是最終不能如願, 在當時的家境下(初時還不太情願, 之後就接受), 開始了我的半工讀生涯。


事業 + 成長篇

畢業之後就出來工作, 但礙於當時工作經驗尚淺, 以及樣子仍然似一名中學生, 所以亦嘗過做「量地官」(最少一星期, 最多試過半年), 幸好我一向慳儉, 唔多買名牌(就算係都係等到減價或者去outlet)和少出街用膳, 總算捱過那些做「官」的日子。

不經不覺工作了超過十個寒暑, 公私陣營都工作過, 由一般行政以致較專的採購和人力資源都有; 試過被炒、升職、凍薪和人事大地震等, 因此身處如此大風大浪的日子, 亦會為自己作出最好的心理預備和最壞的打算。

我對HR的興趣, 可以是偶然地找到; 在此我必須感謝我那位HR朋友, 曾經係我任職的舊公司裡負責做HR的工作, 不論大小HR事亦處理得很恰當, 當時雖然我同佢工作時互串互窒(就算同佢食飯仍不改其窒人作風), 但係我亦對HR的知識亦增加不少, 因此開始修讀HR的課程和研究案例, 即使暫時不做HR的工作, 但間中亦有義務幫手處理, 例如解答”Yahoo知識+”內朋友們的HR問題。

以前剛出來工作, 無依家咁認真; 自從那次被炒一役後, 做事態度有著180度改變, 但隨著工作量大, 壓力亦同樣大(壓力其實係多方面: 當時就業環境同樣不太好, 不是減人手就係凍結人手, 但工作和要求不斷增加, 做到工時超長不得止, 簡直係用Exhausted來形容); 在03年「沙士」之後, 覺得成個人要「爆煲」, 情緒不多穏定, 整個人時常陷入緊張狀態, 很不開心和不健康, 最終還是要找專科慢慢解決; 現時雖然要定時見醫生(所謂定時, 都係成12-16個星期至見咋!)和食藥, 但係三年前轉了依家份工, 加埋每星期做至少一次1小時的緩步跑, 情況就得到改善。

除了精神健康, 我之前亦講過我的身體和皮膚變差了; 雖然無前年咁嚴重, 但間唔中因為天氣轉變和乾燥, 以及空氣差和其他原因, 皮膚仍有出現脫皮和痕癢的情況 。

出年呢, 我將會參加第一次十公里馬拉松了, 依家練緊, 有朋友話跑完之後會轉到好運, 希望我可以黐上好運吧。


Lost & Found

曾經迷失自己, 最終尋回。

現時面對的, 是事業方向的迷失, 雖則不容易應付, 但深信, 可以「撥開雲霧見青天」。


單身大長今? 中女?

有朋友用這五個字形容各單身兼高學歷高收入的職業女性, 依家還有一個新名詞: 「中女」, 意指25歲或以上的女孩, 都叫「中女」; 她們擁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獨立思維能力、個人興趣及朋友圈,卻沒有拖拍。

我不喜歡標籤自己, 然而事實係--後者形容得幾貼切。

今年生日, 開始有點驚; 驚的不是人又大一歲甚至到另一個關口, 而係發覺自己事業上沒有太大的成就, 同年紀的大多做到中層甚至高層人士, 自己就…...; 另一樣驚的係我的同generation的表妹和朋友, 都嫁作人婦, 人數不是三數個, 而係十多廿個。

卓韻芝曾經寫過一篇關於「中女堰塞湖」, 雖然未必會完全同意她的看法, 但無可否認的係不只是香港獨有, 全世界的大都市可能就是如此。

找到自己後, 一直沒有怨, 沒有計算, 只是, 緣份仍然未到, 仍然排著隊持著愛情號碼牌。

不過, 還有家人的關愛, 尤其係思媽, 否則, 我之前的大病和成長的挫折, 很難一一渡過。

感謝曾經幫過我的朋友和與我共事過的老闆、上司和同事, 對我的事業和心理上的支持。

還有, 看到這篇文章的您們----包括各位bloggers和留過言的朋友, 有些bloggers更成為我的朋友, 沒有您們, 這裡只是自說自話的地方, 更不會認識一些新朋友 。

這一篇, 可以話係對我的人生一個小總結; 但路還是要繼續行, 希望把路行得闊一點 。

破例賣大包, 送上本人近照一幅和呢首歌



今年, 我想買呢個生日蛋糕, 它簡直係我小時候夢寐以求的蛋糕形狀(有無人肯送個蛋糕給我呢)!



生日, 一定要開心, 快樂!

下篇, 有些話, 留給一些人。

Season One end, Season Two Start.

2008-11-28

面試雜談 - Job Interview

我曾在Yahoo知識+為網友們解答HR問題, 很想在此作個小集合, 給些朋友作參考:

如果我份工係朋友介紹, 咁我答佢點樣得知呢份工, 應唔應該話佢知係朋友介紹呢?

另外, 我尋日先知道有呢份工(咁啱係Last day, 今日見 )所以我寫唔切Resume, 但其實我只是見summer full time, 咁無resume可以嗎?


答:
1. 您可以照實情講, 係朋友介紹, 但對方會問埋係邊位介紹, 咁您都要實話實說。

2. 睇您見甚麼工作才決定: 若然係做倉務、搬運和一些基層工作, 無Resume問題其實不太大, 但建議您問番您要去interview的公司是否需要其他學歷等證明; 但若然您係見文職和具規模的機構, 不論長工定暑期工, 就多數會睇埋您份Resume和求職信, 這種工夫慳不得。

另外, 想提醒您對方是否願意請暑期工呢? 公司打正旗號請暑期工無問題, 否則的話, 有些機構仍是想請個長工去填補空缺和減少行政開支(須知公司未必願意見到員工長期流失率大, 而且不論員工招聘和離職, 公司都要付出一定的時間和開支)。您要想想如果對方問您是否只是做暑期工, 您如何作答呢? 這一層, 筆者不是教您瞞著對方, 但您亦要想到這個問題。

至於如何寫Resume, 您可以在網上招聘website(例如明報JUMP和招職等)或者一些教寫Resume和求職信的工具書中, 參考有關format, 但內容則一定要寫番自己的資料, 不要搬字過紙。

*********

見文員....見工時駛唔駛著西裝......?
著左會否令成功機會大d...?

如果見細/大公司....著西裝會好d嗎....?

答:
見文員未必需要著西裝, 穿恤衫西褲黑皮鞋(最多加條領帶)就可以了。

當然, 見有規模的機構(如大型機構), 著西裝確實係較尊重。

不過, 著左會否令成功機會大d? 未必, 面試最重要的係應徵者的臨場表現(包括對答和做trade test), 學歷和工作經驗是否符合份工的要求。至於衣著和打扮, 配合番要應徵的職位, 整齊清潔就可以了;但切忌衣著不整齊清潔, 指甲有黑邊, 有汗味以及穿涼鞋(筆者公司的人力資源經理曾批評這樣做是只會扣了面試官的印象分)。

*********

有間公司用email 形式約我interview, 問我幾時上去佢office, 佢有留電話, 我應該打返電話俾佢好定覆email 俾佢好?
如果想有禮貌地回覆人地interview 時間, 英文應該點寫好?


答:

筆者建議您最好先打電話confirm對方, 問清楚interview時間、地點、是否需要帶學歷及工作證明文件正副本和相片, 以及屆時報到的話要找對方哪一位同事(如人事部x先生或x小姐), 然後才用email回覆。


您可以參考以下例子:

Subject: Re: Interview

To: XXX Company (your interview company)

Attention: Mr. xxx / Ms. xxx


Dear Mr. xxx / Ms. xxx,


Referring to your job interview invitation dated (the date that the company sent the invitation) and our conversation dated (the date you contact to the company), I confirm that I will attend the job interview of your company on (the date of interview) at (the time of interview).


Thank you for your consideration to my application.


Regards,


(Your name)

*********

我之前去見果間公司,叫我去second in...咁佢聘請我既機會大嗎?

答:
機會係有, 但別忘記還有些candidates同您一樣有被邀請做second in。


因此, 記緊保持鎮定和冷靜, 臨場表現不要太緊張, 趁interview之前, 好好做足準備(例如對未來工作的機構多作了解, 諗定可能interviewer會問的問題, 甚至可能會有trade-test等)和帶齊有關學歷等, 有充足的睡眠, 以及整理自己的儀容等。

*********

我想問下即係依家我本身都做緊文員架喇, 不過就想再去見下其他既文員, 咁見工果時如果問起(你原本都係做緊文員架wo, 咁做咩要黎見呢份文員既工呀), 咁見工者應該點樣回答比較好呢?因為我過幾日有一個見工既機會不過我怕人地會咁問......

答:
您當然唔會話您唔鍾意現時份工所以跳槽, 更加不會數落現時份工和機構的不是吧!

所以建議您若然係見工時, 問您:"你原本都係做緊文員架wo, 咁做咩要黎見呢份文員既工呀?" 您可以體面地回答: "因為做了一段時間, 想轉換一下工作環境, 接受新的挑戰; 見到貴機構聘請文員, 因為我本身都有文職經驗, 而且可以把我的工作知識和技能應用於應徵的職位上, 所以我應徵了"。

每間機構都想請番個工作紀錄較為穩定的應徵者, 若然見了兼簽埋僱傭合約才話唔做, 既浪費機構不少行政費用, 又浪費大家的時間; 因此若然您的工作紀錄不太穩定, 經常跳槽的話, 面試官就會問您"今次見工又係想轉換一下工作環境?" 咁您答的時候就要表現出您對份工的誠意, 因為某些原因才於某段時間需要轉換工作(例如機構裁員和臨時工等)。

除了對份工有誠意外, 見工前亦要好好準備, 放鬆心情, 面試官問您問題, 不要緊張和害怕被人問, 有技巧和從容地回答問題。

*********

我唔見晒啲証書及僱主推薦信....我真係唔知去晒邊.....請問會對我見工或工有手影響嗎??? 興幸既係我還有大部份正本.....我真係好唔開心............

答:
以筆者多年做HR的經驗, 解決的方法係有的:

1. 僱主推薦信/工作證明: 您可以問番您以前工作的機構幫您出番工作證明和僱主推薦信的, 當然會問番您的原因, 您就實話實說吧(例如搬屋時/因為一些意外遺失了); 大多公司的人事部係有副本和您的personal record去參考番的, 多數都會幫您寫的; 當然若然您以前的機構已經結業, 就只能以您當時的僱員合約加埋薪酬證明(例如報稅那張)去證明您的工作時期。

2.學業證書: 則要找回您當時修讀的學校/學院辦理補領手續; 當然他們一定會收費, 就當"破財擋災"吧!

至於如何見工, 或者可以給您以下意見:

1. 填寫Application form, application letter和CV時, 您可以填番這些資料, 但真的邀請您面試時, 於面試當日必須向面試的機構人事部和未來僱主(面試時)申明為何不能出示有關証書及僱主推薦信, 以及講明現時辦緊有關補領手續, 一收到就會補番這些Copies, 並向對方表示造成對方的不便作出致歉。

2. 於面試和trade test時, 保持番您平時工作應有的水準和鎮定, 不要太緊張和要對自己有信心, 證明俾未來僱主知您係有誠意和能力勝任做這份應徵的工作。

3. 有學業證書和工作證明固然重要, 但若然無好好的預備, 臨場發揮不理想和對份工作毫無認識亦是徒然。

副本雖然係得, 但人事部同樣要做vetting, 較難做cross check(我們的做法, 頂多係要打去相關機構查詢是否屬實), 所以必須做番補領正本手續(包括僱主推薦信/工作證明和學業證明等)。當然, 以面試官身份而言, 印象分會打了點折扣, 會覺得您很不小心; 若然面試時重申番您的良好工作態度, 可能會有點幫助。

所以, 請不要為這些意外影響您面試的表現, 除了作出補救外, 做好面試前的所有預備, 有充足的睡眠和放鬆心情去面試。

*********
請問見工面試之前使唔使做返個facial先?如果唔做0既話對個測試會唔會有影響?

答:
筆者做了面試官多年, 見人唔少, 或者俾以下意見給您:

1.) 做唔做facial, 同面試表現無直接或間接關係;
2.) 做唔做facial, 只係您的觀感和喜好問題; 做了可能會漂亮一點, 或者修復面部瑕疵, 但以面試官角度而言, 毫無關係;
3.) 反而係很多女士為了想爭取面試官注意而化了妝(有些很濃妝), 但只是看了會較精神, 同面試表現無直接或間接關係。

面試最重要的係應徵者的臨場表現(包括對答和做trade test), 學歷和工作經驗是否符合份工的要求。至於衣著和打扮, 配合番要應徵的職位, 整齊清潔就可以了(例如套裝, 恤衫加中/長裙子或褲子等); 女士們若然要化妝, 自然一點和望落去很精神就okay了; 但切忌化濃妝, 搽香水, 衣著不整齊清潔, 塗有色指甲以及穿涼鞋(筆者公司的人力資源經理曾批評這樣做是只會扣了面試官的印象分)。

*********

想問問interview時test English對話,
通常會問咩多,應該點答呢??
我個人比較害怕English對答。


答:
見工前, 您可以先諗定以下以英語問的面試問題:

1. 試簡單介紹自己。
2. 你對我們公司有什麼了解?為什麼你想要來這裡工作?
3. 您本身有甚麼會計資歷? 懂甚麼會計的電腦軟件? 有甚麼工作技能?
4. 在你的人生中,你最滿足的成就是什麼?目標是甚麼?
5. 您有甚麼長處和短處?
6. 您有多少年工作經驗?公司為何要請您?
7. 我們的工作既瑣碎又多又刻板, 您會介意做嗎? 為甚麼?
8. 您如何和同事及顧客相處?
9. 若然公司要趕deadline, 需要您OT工作但No pay的, 您會做嗎?
10.您有無問題要問嗎?(問對方問題, 切記不要問及人工, 晋升機會和福利, 您可以問公司會否鼓勵進修等)

1. Please briefly introduce yourself.
2. Do you understand about our company? Why you apply this job / this company to work?
3. What is your accounting qualifications? Do you have any knowledge of accounting software? Any working skills you have?
4. What is your target / achievement in your life?
5. What are your personal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6. How many years of your working experience? Please give us reasons that why our company employ you.
7. Do you mind our workload is large and the work is routine and boring? Why?
8. How to deal with our colleagues and customers?
9. If we need to reach the deadline and request you to work overtime but no additional pay, will you do the job?
10. Any questions you want to ask?

怕自己臨場忘記的話, 建議您寫定篇個答案, 在家中記下一些重要字眼(但不是叫您去背書), 放鬆一些去記就得了。

當然, 明白臨場會有點緊張和比較少講英文, 其實您可以嘗試於平時練番講英文時流利一點會較好; 當然, 可能講得好快或者會"甩甩咳咳"放鬆番d心情, 慢慢講。

*********

見工果陣, 成日會俾人咁問: " 你做左唔夠一年, 做咩咁快轉工?"
同埋"你報緊d咩工?" < 我真係唔知點答, 同埋唔知點解佢咁問法..."
有冇人幫到我, 面對呢d問題果陣,應該點做?


先問番自己:

1. 你做左唔夠一年, 做咩咁快轉工? 做做下間公司倒閉? 裁員? 若然係, 可以向未來僱主講出實情。例如裁員, 主要係人手問題和公司資金有關。

2. 和同事/上司唔夾而辭職? 公司福利,薪金不太理想? 公司沒有晉升機會? 自覺自己不合適做本身的工作? 份工有問題? 定係自己出問題? 總共多少份工係出現返唔夠一年的情況。

如果係(2), 不是無辦法, 但要技巧地解釋(不是教您講大話)和表現您對份工的誠意。

首先你要了解你所面試的公司背景資料,你所應徵的職位, 然後就表現你自己能夠如何勝任這份工作; 面試時不應太在意你轉工頻密的理由, 反而是要了解份工, 面試官和應徵的公司。

當然, 有某些公司會執著於你幾年幾月幾日做過幾份工, 不斷追問您的話, 你就要表現得有耐性地去解釋; 雖則轉工頻密實是一個不好的紀錄, 僱主都會擔心你做得一年咁短; 但要表明您有心地做這份工作和對份工的熱誠, 俾信心給未來僱主(例如以前所累積的工作經驗, 是如何幫到您工作) 。

"你報緊d咩工?" 不太明白其含意(係咪:您還有申請其他工作嗎?), 但相信未來僱主問您呢個問題, 係擔心您係咪騎牛搵馬, 怕您找完一份又找一份工, 欠缺誠意。

您當然要告訴僱主知您到現時為止只係應徵這份工作(但實情完全不是的話, 筆者未必幫到您再瞞下去)之餘, 亦需要強調番對這份應徵的工作有誠意, 例如您可以話您面完試後再有問題, 可以隨時相約再面談等; 俾番僱主多d信心去聘請您。

*********

求職面試時問及家庭應如何回答?

答:
僱主問您呢個問題的背後動機係想知道您的家庭負擔有多大, 以及是否會涉及到公司的醫療保險等公司福利問題。

這個問題涉及個人私隠和家庭崗位, 除了要避重就輕外, 答的時候小心一點就行: 例如您可以話您的家庭人數, 包括甚麼人物(父母, 丈夫妻子, 兒女), 在學、工作、退休還是在家。

但若然問及家人健康的話, 除非因工作需要(例如投考紀律部隊), 否則您可以以個人私隠為理由, 婉拒作答。即使係這個問題關乎公司的醫療保險和員工福利, 公司應該在應徵者被聘請成為員工時才可以問及家人健康問題。

*********

關於面試辦公室文員的程序: 請問有關面試的程序,我未交任何履歷表,只係通過一次電話,
請問要準備些怎麼文件同程序......


答:

要準備:

1. 一封申請上述職位的求職信(記住要簽署)同履歷表;
2. 您的學歷及工作證明(正本), 如對方要求您俾埋副本, 您可以預先copy一份;
3. 身份證(正本): 用作核對, 到正式聘請您時才可以copy您的身份證;
4. 相片兩張(一張是屆時貼於公司的application form, 另一張作後備用);
5. 有關公司的地址, 您可以預先在地圖找出要見工的地點, 或者帶定本地圖(但最好係搵定先)。

最好的方法係可以預先問定那間機構的人事部, 還有甚麼資料和文件要帶。

一般面試程序(有可能大同小異):
1. 應徵者在預定時間到達後(建議您早15分鐘到達見工地點), 先向職員報到(例如公司的接待員)。
2. 職員會給應徵者填寫一份職位申請表, 應徵者填好後, 職員會要求應徵者取出學歷及工作證明正本以作影印(或者係正本加副本以便checking), 以及出示身份證以作核對之用。
3. 有些機構要求應徵者做trading test, 例如使用Word, Excel, 中英文打字和written test等, 會安排面試前或後進行, 視乎機構決定有關安排。
4. 完成(3), 應徵者會被安排安坐, 然後等叫名, 正式面試。
5. 面試時間多是10-30分鐘(亦有係較長的例子, 但面試時間長短與決定請哪位應徵者毫無關係)。
6. 面試完畢, 機構多數會話: 若有消息, 會於兩星期(或者三至四個星期)內致電俾應徵者。
7. 應徵者亦可於見工後俾封致謝信予有關機構(通常係人事部經理或者係面試官), 出的好處係給予人家一個好印象和強調自己係合適人選, 但出的壞處係有機會被有關機構棄置; 當然亦可以選擇不出此封信。

*********

英文自我介紹通常要幾多分鐘??
內容大概係講咩架??
有冇一個例子做參考呀??


答:
見工前, 您可以先諗定以下問題來介紹自己(either Chinese or English):

1. 我叫甚麼名? 您可以稱呼我係......(叫Ah x或者英文名, 但不主張用匿稱, 因為僱主會感到古怪和核突)。

2. 我的學歷程度。

3. 我的技能: 例如打字, 懂甚麼語言等。

4. 我的工作經驗(如有的話, 例如多少年工作經驗, 做開甚麼, 最後份工做甚麼等)。

5. 為何申請呢份工?

6. 對呢份工的期望。

7. 其他: 例如career expectation/aspiration和打算讀甚麼課程進修等。

為時約一分鐘, 講重點就可以。

怕自己臨場忘記的話, 建議您寫定篇稿, 在家中記下一些重要字眼和step by step去記講甚麼(用以上的7個points), 放鬆一些去記就得了。

講英文講得"甩甩咳咳"係會扣分的, 所以平時練番流利一點會較好; 當然, 明白臨場亦會緊張, 可能講得好快或者會"甩甩咳咳"; 放鬆番d心情, 慢慢講去來。每間機構所問的問題不同, 但一般而言, 面試會問:
1. 你對我們公司有什麼了解?為什麼你想要來這裡工作?
2. 在你的人生中,你最滿足的成就是什麼?
3. 您有甚麼長處和短處?
4. 您沒有工作經驗, 公司為何要請您?
5. 我們的工作既瑣碎又多又刻板, 您會介意做嗎? 為甚麼?
6. 您如何和同事及顧客相處?
7.你有無問題要問嗎?(問對方問題, 切記不要問及人工, 晋升機會和福利, 您可以問公司會否鼓勵進修等)

*********

想要一些面試時的問題、特別是一些小組討論及有關入職管理階層的問題

通常會問(both individual & group interview):


1. 您有多少年實際管理經驗? 詳細做甚麼(如staff supervision)。

2. 有無遇過一些管理上很棘手的個案? 如何解決?

3. 有無遇過一些管理上您處理得不太好的個案?

4. 公司會俾一個case study給您(和您個group), 講下您的意見和解決方案。

5. 若然公司要裁員, 您要執行有關指令, 您會如何做?

6. 您為何會覺得自己適合做管理的工作?

2008-11-27

CV常見的問題

在HR工作了一段日子, 看CV(又稱Resume履歷表)多過吃飯, 雖然不能和老行尊相提並論, 但亦有些心得可以分享一下:

1. 關於CV頁數:

專業人士如會計師及行政人員:2-3頁就夠;
一般職位:1頁至1頁半已足夠,要寫夠2頁則depends工種而定。

2.Two pages per sheet 雙面打印
若然如此,緊記要寫 page number 加 pto(即是Please turn over), 否則行家們包括我只會睇第一版之餘,認為您俾 information 不足,於是放入廢紙箱。

補充: 所謂 Cover Letter,等於我們成日講的application letter。

3. 小心使用“&”(Ampersand)及注意縮寫
不少行家們包括我多是保守派,不建議寫abbreviation(例如STREET - ST., ROAD - RD.),除了專業資格和機構的名稱,不過, 最好係先寫全名,然後括番縮寫,之後寫番縮寫就可以。

4. CV上太多個人資料
有些資料例如年齡,性別,婚姻狀況,宗教信仰,住家電話等等就可免則免了。

住家電話(按:手提電話一定要填),年齡及家庭/婚姻狀況,可以不用寫。

然而其他, 值得商確, 原因如下:

a. 身份證號碼
若然係填寫 application form instead of CV,又或者呢份工係必須係本地人申請(即係避免非本地人甚至非法勞工申請,因為涉及入境條例),唔填的話,有行家明言話:呢位申請人係咪II(非法入境者)呢?

b. 地址
行家包括我一致認為要填: 原因係若然請的職位係本地機構一般職位,但係申請人是住在第二個國家的,呢一樣絕對要考慮的(按:不是歧視, 而係間公司出多少錢去請一個人,亦要考慮對方路程的問題:香港無乜concern,問題係outside香港又如何呢?)

c. 宗教信仰
如果申請機構係教會或有宗教背景而對方在招聘的廣告內有講明的話,就一定要填(雖然不是mandatory);原因係呢d機構未必請一個宗教信仰不同的申請人工作。

5. 以下呢點更重要的:
請send之前,務必拿著招聘廣告,check清楚有無寫錯申請的職位,通信地址(包括email或by post address), 收信人及申請工作等資料。

原因係有唔少朋友因為呢點而被我kill去廢紙箱。

6. 可以的話,CV請打埋您的中文名;

7. CV不用填性別,但唔想俾人弄錯您的性別,其實可以在application letter的下款寫自己名時,加番稱謂,即係:Chan Siu Ming (Miss)。

小補充:

若然係申請政府或NGO機構職位(例如HA)而只需要填e-application form的話, 除了依其要求而填寫外, 若然有問及其他資料(如any additional information to support your application呢d字眼), 還可以paste番您的CV資料(當然您不用重覆您所填的資料吧)。

2008-11-12

HRM@Organization (XI) - Restrict of Trade

有關伊莎貝拉與前娛樂公司對簿公堂一事, 挑起我評論件事的興趣; 我所指的不是她和小小超的緋聞, 甚至她進軍好箂塢的事, 而是這單涉及勞資糾紛的關係, 若然真的要開庭, 相信是一單世紀官司; 幸好雙方都以和為貴, 作為觀眾的我亦不會評論誰是誰非, 唯對"Restrict of Trade"這一條條款, 值得同大家分享一下。

先講她的情況, 難以想像的係:

1. 一個僱主(即係那間公司)和一位不足十八歲的女子(當時她只得十三歲, 她的母親當時負責閱讀和陪同簽約), 訂立僱傭關係;

2. 一般藝人同一間娛樂/唱片公司簽約, 由一年至五年不等; 簽成十年甚至二十年去綁住一個藝人, 同肥水不流別人田毫無分別----難聽地講, 把藝人變成公司的搖錢樹, 不斷俾工作做去賺佣金。

3. 若然要離開間娛樂/唱片公司, 她要在約完結後之一段時間內, 不能去本地和外地同行工作, 間接判其銀色事業"死刑"。

然而, 藝人的自主就是如此斷送......。

外國有單真實案例: 有位女明星同一間娛樂公司簽約兩年, 但係期間由於間娛樂公司無俾工作佢做(即係無片拍), 無人工收, 但又限制她合約完結後不能去本地和外地同行工作, 變相斷其米路, 於是乎合約完結立即告間娛樂公司, 最後間娛樂公司要向該女明星賠償。

我所講的case, 正是Restrict of Trade的最佳例子。

當時伊莎貝拉拍完部西片後, 想轉去新娛樂公司, 但她曾經"唔乖唔聽公司話", 俾舊公司雪藏兼加簽多十年合約; 而間舊公司得知她想轉去新公司後, 立即出律師信告她, 更禁止其西片宣傳和轉去其他娛樂公司工作, 她當時曾發出信件俾傳媒話她根本無可能履行如此的不合理長約, 因此雙方決定對簿公堂解決。

而香港亦有同樣案例可以分享: 有間水餃公司的食品開發經理離職, 而該經理的僱員合約亦寫明三年內不得轉去本地和外地其他食品公司工作和公開公司之水餃製作方法; 但離職後一年, 那間水餃公司發現該離職的經理在另一間食品公司工作, 更生產和推出水餃, 於是告那位人士違反當時協定和公開公司商業秘密; 後來法官裁定:

1. 間公司要求員工三年內不得轉去本地和外地其他食品公司工作, 即係變相"斷其米路", 裁定不成立;

2. 但該員工到另一間食品公司工作, 更生產和推出水餃, 亦有公開公司商業秘密之嫌, 裁定員工向其舊公司賠償。

所以, 各位打工仔簽僱傭合約時, 要留意細節(所謂魔鬼就在細節裡:The Devil is in the terms), 遇有不合理條文, 亦不應該簽和問清楚。

2008-11-07

CEO = Check Email Officer?

(小啟: 由於連日來公司的network不知怎的不能上blogger.com, 本人幾乎要向有關部門寫投訴信和打算轉account, 幸於今日修復, 不便之處, 請見諒!)

睇《都市日報》邵家臻先生的文章講後CEO時期, 真係對各大中小企的CEO迎來一個當頭捧喝。

CEO者, 行政總裁也, 又稱首席執行官也。在金融海嘯之前, 絕對是一個象徵在公司有權有勢的代表, 雖則未必一定是一人之下, 但必然係多人之上; 由於掌管員工生殺大權, 各大小職員, 對這個要員面前必恭必敬(背後講其是非也不定)。在金融海嘯前, 簡直係要風得風, 要雨得雨。

這種光景, 到了今年年中起已經不復見: 由雷曼兄弟到AIA, 下台的下台, 趕科場的趕科場。

昔日CEO人人爭住做, 到依家呢?

在美國就有人諷刺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就是Check Email Officer。

如此"筍"工, 您會做嗎?

2008-10-11

新聞短評 (08年10月)

一夜倒閉?

一間上市零售公司可以一夜間倒閉, 何解?

其業績, 完全係沒有問題, 以成衣和發明一系列納米衣服和口罩賺錢甚至上市。在內地(共516銷售點)和香港(共95間)都有門市, 雖則因為租金上漲和成本上升, 加上金融海嘯, 經營困難係可以預計到, 但係為何在今年三月公佈完業績後, 短短六個月內會有一筆尚未清還的12億元的銀行債務, 但都無向聯交所申請停牌呢?

之前想不到, 終於我想到這個原因----擴展業務過急所致。

那筆12億元的銀行債務, 可能係打算增加門市(尤其係國內和香港: 由65間變到有95間), 或者研究納米衣服和羽絨產品, 由於多年來公司業績穩定, 當時加上銀行易借錢, 於是可以向多間銀行借到12億元; 但這次金融海嘯, 所有銀行急急"關水喉"甚至"落雨收遮", 並立即向各大"債仔"要求還債, 間公司可能週轉不靈, 債主臨門, 最終逃不過香港大部份門市結業的命運。

我擔心相類事件會陸續有來之餘, 失業率上升不特止, 各行各業可能會減薪裁員甚至結業。

這股金融海嘯, 相信至少維持一年多才會消退。

除了買黃金保值和留多點現金外, 在職者(包括筆者在內)要保住自己的工作和保持知識增值, 才能捱得住這個漫長"寒冬"。

--------------------------------------------------------------------------

傷才子

剛得悉馮兩努先生仙遊的消息, 很突然和難過。

馮兩努先生係典型勤奮向上游的香港人, 以推銷員和作家自居; 但我的腦海中仍記得他在電視節目中生動地講三國演義的故事----"三國啟示錄"和如何應用於日常生活上。他謂他只受過九年學校教育,憑著自修自學自勵自勉, 七六年在加拿大約克大學取得學士學位。但我相信, 加上他的本身學識和對知識的融會貫通, 才有今時今日的成就。

出事前, 他還在理工大學出席一個有關金融海嘯的研討會。

他除了出書推銷商品或意念, 亦曾參選立法會議員和當選過1999年的司徒拔道區區議員, 以及參與慈善工作, 曾發起"行路上北京"為國內教育籌款。

希望他一路走好, 在天國得到安息......。

2008-10-01

「診所(clinic)與醫院(hospital)有何分別?」

依家小孩子由幼稚園升小學, 真係唔容易。前日睇呢則報導, 覺得香港的教育愈來愈恐怖和離譜。

其中有以下問題, 您會點答?

I) 「If I give you $10000, what will you buy?」(中文版:「如果給你1萬元,你會買什麼?」)

我會有以下答法:

1. I will buy the shares of XXX school. (間學校當然係要非政府小學兼且可以叫我的爸媽進入學校董事局啦!)

2. I will buy the shares of HSBC. (年紀輕輕竟然曉得買呢間銀行作長線投資, 識貨! 但係咁少錢, 買交通銀行股票可能得。)

3. I will buy four boxes of PSP/Wii/NDS and then sell to my friends. (未讀小學就識得做生意搵錢, 間學校唔收佢做學生都唔得!)

II) 「診所(clinic)與醫院(hospital)有何分別?」(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linic and Hospital?)

作為healthcare中人, 我當然能回答得到呢條問題。

間小學想要個小朋友回答一個普通的答案, 定係要個專門的答案呢? 再唔係, 我兩者俾齊喇!

答案:

1. In the number of letters, hospital is more than clinic (表面答案: 以字數定分別, 但咁答法, 學校一定唔收個學生。)

2. 可以參考港燦兄的答法, 引用如下:

"若要比 model answer 小朋友背就梗係話 clinic 的病人唔會過夜 (stay overnight),但 hospital 的會,但相信校長出呢條題目,原意無預小朋友真係識分。

如果有個小朋友話,我黎面試前一日,媽媽要我倒塔咁早去 xxx 醫院排幾粒鐘照腎,搞到我而家重係好眼訓,未訓醒所以記唔起 xxx 醫院的英文名應叫 clinic 定 hospital 。

合理預期面試者會追問小朋友照腎既過程,再問佢萬一照到有腎石驚唔驚,睇下小朋友面對危機的反應。"

3. Clinic係有病床(hospital beds)無病房(ward), Hospital就有病床有病房(曾經入過醫院的小朋友, 可能會知, 不過唔知的更多。)

4. 於香港而言, Hospital的面積(area)係大過Clinic; 而大樓數目(number of blocks)方面, Hospital係多於Clinic(要細心留意至知道的。)

5. 論醫生和護士數目(number of doctors and nurses), 香港大部分的Hospital係多過Clinic(都係要細心留意至知道的。)

6. 如果間學校接受到用縮寫(abbreviation), 咁仲容易!

香港的地區(District)及主聯網(Main Cluster) Hospital (such as NDH and QEH) 有ICU同A&E, Clinic就無(若然有家人係做醫護界的話, 咁就可以俾呢個提示, 仲有可能加分。)


我相信, 不久將來, 若然我們的兒女甚至子孫, 可能要面對更艱深更刁鑽的面試問題, 例如:

「蛋白和蛋白精有甚麼分別?」

「論產品安全, 飲豆奶還是飲牛奶會較好一些?」(For product safety, drink soya milk or drink milk will be better?)

「假設家人只給您的零用錢一百元, 但要應付一星期在校內的膳食(即早餐, 午餐和小息, 然而家人並沒有提供早餐和午餐膳食), 您會如何運用?」(If your family only give your HK$100 for the breakfast, lunch and study break of the whole week, but your family will not provide any catering, snack or lunchbox to you, how will you spend it?)

「請用普通話唱一首歌頌香港的兒歌。」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harmacy and Dispensary in Hong Kong?"

2008-09-12

雜記(五)

欠住先

真係寫唔切, 呢期在別人的博客度講立法會講好多好多東西(證明本小姐口水多過浪), 幾乎連自己原本要寫的都忘記。

有人寫到200篇啦!我呢?100篇都未到!

不過, 有心情唔係好忙的話, 又或者心理上想躲懶的時候, 會動筆。

寫blog, 係唯一不會逼自己的活動。

各位, 那篇講換血加job rotation續篇, 欠住先, 月尾前見。

又, 呢期不少博客弄到負能量和怒氣充斥, 趁住這個中秋節, relax!

********************************************************

賽後檢討: 地區直選

又講地區直選的賽後檢討。

一直相信鐵票的威力, 雖然有一批有力之士大力襄助, 奈何都出現幫倒忙的情況; 不僅菜菜子要暫別立法會, 依家仲發展到建制派內因為本是富貴黨之鄉事派巨頭皇叔幫第一大黨之鄉事人士拉票, 導致某黨在地區直選慘敗兼全軍覆沒, 弄到互相狗咬狗骨; 雖然皇叔自動退黨, 但相信件事應該無咁快完----因為富貴黨的前主席大少和前副主席天氣女郎, 打算向上大人告御狀, 但係第一大黨的前主席鼠頭曾就隔空向對方反唇相譏。

當然, 富貴黨的副主席天氣女郎曾出任某公營機構主席, 期間爆了單批盪女要員用公帑買一家保險事件, 加上富貴黨反對立法最低工資和工時, 違背民意, 亦非完全係有人吃裡扒外一事咁簡單。

那邊箱, 玫瑰聯盟三俠取得議席, 尤以初次下海的顚狗黨魁高票當選力挫大狀黨馬尾毛值得各方留意, 之前狂轟建制和泛民, 又話顚狗入立法會係特首的惡夢, 但卻放聲氣聯合泛民力抗建制派, 孰真孰假, 真係令人期待。

哈哈!真精彩!大家買定花生睇好戲!

至於新界東, 那位曾做特首特別助理的第一大黨的第二梯隊勤哥, 勝出後接受傳媒訪問, 點知一講英文就出事(video版好多人都睇過, 今次終於有人評論下那位人兄的英文, 而且身為中大碩士生, 語言能力應該有番咁上下, 點知原來傳聞那位人兄所寫的英文成為政府總部上下佳話)!

真係要好好練習, 甚至學番點寫好英文同講英文, 唔好講錯字(可能係太開心, 或者太緊張所致), 成日er, er, er

至於泛民, 雖然保得住廿三席和社工黃高票重返議席, 但譚師奶和鬍鬚張落馬, 疑似兩面人的波哥, 葉師奶和鼠王芬的掘起, 未來政局將多變數。

********************************************************

悅。餅。

每年中秋, 總有親戚送月餅, 不過, 我每年都會自掏腰包買月餅給家人。

今年我買了奶皇月餅, 本來九月頭訂了尖沙咀P字頭酒店加輪留的奶皇月餅; 一來出名好食, 二來用唔駛200元的價錢(按: 一盒盛惠$198)就可享用五星級酒店的美食; 點知當日(9月3日)下午回覆話: 今年用來做月餅的材料Order已經用晒啦! 吓!當日只係八月初四噃! 仲未到初九, 就話買晒喇!

最後, 我買了對面街的九記奶皇月餅, 網上的評論話月餅係人手做的, 味道和質素同P字頭酒店相差無幾(據悉係同一個中菜部姐妹酒家), 加上每年有台灣旅客買它做手信, 上年開售後一早沽清, 於是在9月4日用傳真方法訂餅, 成功了!

月餅盒, 頗傳統



一盒八件



餅面有「龍」字



味道: 有粒粒蛋黃和奶皇香味, 但易碎; 若然把月餅放微波爐內「叮」15秒, 熱食卻感覺不到奶味。

購買心得:
1. 愈早訂餅, 買到的機會較大。
2. 奶皇月餅買到後, 儘快回家和放入雪櫃, 原因係多數奶皇月餅不加防腐劑。
3. 不是所有奶皇月餅要放微波爐內"叮"15秒才好吃, 其實放在室溫2小時後食用, 味道亦相差不遠。
4. 未必大量購買就"有著數": 加輪留的奶皇月餅雖然寫明20盒或以上才有折扣, 不過若然持有該酒店的AE咭, 買一盒奶皇月餅已經有七五折。

此外, 同場加映新派月餅:「臀部月餅」

盒面像小型日曆



盒內說明「八月十五」的由來



原來這個月餅係雙手拍股的, 它叫「自摸」



宣傳照片



圖解四款「八月十五」的命名:用上四種大家都耳熟能詳的「麻雀用語」﹕全股上場的「清一色」、穿上T-Back的「單吊」、雙手拍股的「自摸」及露出半股的「爆棚」, 真係爆笑。



最後, 祝大家家好月圓。中秋節愉快! 一週過後再見。

2008-09-05

雜記 (四)

表妹過大禮

九月最後一個週未, 就係我表妹的大喜日子, 開始人生另一個新階段。

看著她, 未婚夫和他們的家人, 為著婚禮忙得團團轉, 既要訂酒席影結婚相和試衫, 又要預備結婚用的物品和禮數等等, 很大陣仗。

婚後表妹和未婚夫會和未婚夫的家人暫時住在一起, 待找到新房子和儲夠錢才搬。

剛過去的週日(八月三十一日)早上, 就進行過大禮儀式, 有圖為證:

地方淺窄, 大大盤的紅菱和黃菱喜餅都放在阿姨家的地下。



還有.......。



當然少不了一對紅燭和一對椰子啦!



還有這盒喜餅, 據悉係新娘子結婚當日上頭時用的喜餅, 形狀很有趣。



先預祝表妹和未婚夫百年好合, 永結同心!

***************************************************************

中國新建設(模型版)

縱然大家未必會有時間上北京逛逛, 但可以看著模型版去了解中國新建設。

鳥巢



鳥巢(真實圖片版)



水立方



水立方(真實圖片版)



新中央電視台電視大樓



北京首都機場



***************************************************************

九月七日投票日

想問下身為選民的您以下問題:

1. 我係新界東居民, 咁您係.......(唔好緊張!我真係隨口問呀, 兼唔會做調查, 係都留俾大學機構做吧)?
2. 您用甚麼準則去投您的候選人一票? 政綱? 地區政績? 還是其他?
3. 您會否因為政黨/地區人士間中舉辦旅行、食蛇宴、派平安米/月餅, 甚至因為他們資助/接載您到票站而投他們呢?
4. 您會否認清那些表面係獨立民主派人士, 但其實背後係建制派甚至獲另一強大勢力暗中支持? 然而那些勢力, 係會慢慢地削弱, 減少市民對民主訴求的聲音。

我自知難以抉擇, 但希望大家憑著自己的良心和留意他們的政綱政績, 去認清一些候選人的真面目, 是否真心為市民服務(當心大有機會係為政府的施政失當而護航, 如廿三條和梁展文事件)和監察政府施政, 不要為那小小的便宜就埋沒良心地投票。

我們手上的一票, 係會直接影響候選人是否入立法會, 因此, 我們的一票絕不可少!

同場加映:我所工作的機構所舉辦的立法會會計界候選人論壇報導(Posted on 4 September 2008)

2008-08-28

HRM@Organization (X) - 您下來, 我出去

睇到鎚兄有篇文章, 好似講緊自己的經歷, 簡直「灰爆」。

又係俾自己一個藉口發表偉論的時候。

講番鎚兄朋友的遭遇, 對公司盡心盡力, 工作量大都肯加班(實情是否如此, 等鎚兄證實一下), 但到頭來, 這四年來全公司人工加得最少,花紅分得最少, 但加班加得最多的, 係鎚兄的朋友, 到了依家這個地步, 鎚兄的朋友心灰意冷, 決心求去。

四年前, 亦即係差不多「後沙士」時期, 薪酬普遍偏低, 但於零五年之後, 香港經濟開始慢慢得到改善, 薪酬亦得到相應調整。

但鎚兄的朋友去到依家才話走, 其實已經很遲, 因為依家正值香港經濟放緩和高通脹時期, 有些機構已經捱不住成本上升, 租金和員工薪酬上漲, 老闆們一係就延遲甚至不再聘請人手(不論是否增加人手去擴展業務還是填補空缺), 一係就索性結業大吉。

鎚兄唔明為何他的朋友仲收緊四年前沙士時期份人工, 只好講句係他的朋友對公司太重感情。我仲記得, 零二年我的舊僱主(係一間私人機構)剛剛和某大公營機構的某駐守地區續到三年合約, 但條件係在某駐守地區工作的全體員工必須減薪20%和廢除花紅制度; 當時正值金融風暴, 市道很差, 不是裁員就係凍薪; 當時曾經想過學一些初級員工一樣不續約, 一邊休息一邊找工作, 但係當時自己工作經驗太淺(不計之前幾份臨時工那累積的工作經驗, 計過只得兩年工作經驗), 加上公司挽留, 最終不但留下來, 還與公司一同經歷"沙士"那段不景氣的日子。

然而亦從零二年起, 開始我返工返八時三十, 但加班加到十一時的日子, 因為工作量一直有升無減, 當時駐區的管理層亦無好好正視和檢討那個問題, 又或者認為我當時的學歷低, 不值得重視罷。

兩年合約過去了, 舊公司又和某大公營機構的某駐守地區續多三年合約, 初級員工薪酬提升了5%, 但身為管理層一份子的我, 竟然要繼續收取零二年的薪酬(按:當時亦沒有給乎甚麼津貼, 凍薪不只是我, 亦包括駐區的管理層), 我覺得心灰意冷, 再繼續留下來直到合約完結亦毫無意思, 於是一邊繼續工作, 一邊找份新工作, 終於在零五年十二月中正式轉去一間中小型的公營機構工作。

不過, 再之後的事, 認識我的人應該會知道我現在做哪間機構吧。

難聽地講, 我不會像思爸般為公司打一世工作, 原因係員工不僅要維持自己在機構甚至社會上的生產力和工作能力, 還要不斷吸收新的知識, 免於落後甚至被機構和社會淘汰。

引用番鎚兄之言:

香港既老闆要不斷換血,有好多理由:

睇死員工出面搵唔倒工
覺得公司冇話冇左邊個會唔掂,因為佢公司系統夠完美(?)
所有職位,都好容易請人,所以冇需要留人
一個人假如萬三蚊人工,走左後請返個要萬四,okay。呢個係市價
一個人假如萬三蚊人工,你無啦啦用萬四去「留人」,係 on9。
深信員工喜愛佢地既工作,唔需要錢,咁做咩要俾錢佢?(就好似楊沛宜被安排代唱己經「不遺憾,開幕式上有自己的聲音已經很滿足了」,咁做乜仲要俾 credit 佢?)
我當然希望公司肯 keep 員工,讓公司知識「滾存」:

呢個世界冇一模一樣既職位,要換血,永遠都係蝕(除非佢跟本就唔係做野)
舊人離職先請人,永遠都唔能夠將足夠既知識留底俾其他人
舊人要將知職教導後人,亦讓新人帶入新思維,舊人才可以再進一步,與公司一起成長
公司氣氛良好,因為員工都係相識多年,習慣一起工作


未講之前, 可以睇下CK的觀點。

有些私營機構, 很愛換血, 除了認為容易請人(按:市道好就可以咁講, 市道差就......)、為了減省薪酬成本(例如要求高薪員工自動離職, 請臨近退休的員工食「肥雞餐」等)和公司系統夠完美(梅麗史翠普於電影「穿Parda的惡魔」所飾演的惡死上司角色就係恃住間公司夠出名, 就算走一個員工都唔怕請唔到人, 於是乎不斷欺負員工, 睇死員工唔敢走), 一些知識很容易就要更新的工種和行業(I.T.工種就係好例子), 若然係年資久但對行業知識不能與時並進的員工, 就成為公司的換血和裁員的新目標。

然而那些機構卻忽視了一些事情:

1. 請走了舊血, 迎來了新血; 但那些機構的「倖存者」呢? 他們一方面對於舊血有一定的工作上的默契和交情, 目睹舊血突然之間要離職, 固然需要時間適應如此巨大的轉變, 但另一方面又怕自己成為公司新一批換血和裁員目標; 再加上新血需要「倖存者」指導和「倖存者」難免和新血有所磨合,「倖存者」會士氣低落。

2. 「倖存者」的心理得唔到應有的發洩或者輔導, 久而久之就會和新血甚至公司管理層對著幹, 影響公司日常運作。

3. 「倖存者」只有兩條路走: 一係自己辭工, 一係繼續做下去; 不過為了可以在公司繼續生存, 保住飯碗、公司地位甚至面子(有些人會保住), 向新血立下「威嚴」: 面對新血時態度冷淡, 甚至唔教識新血一些重要的工作知識, 當新血在工作時「撞板」,「倖存者」就斥責新血, 兼在其上司面前「示威」, 讓新血可以自動請辭。

至於"一個人假如萬三蚊人工,走左後請返個要萬四,okay, 呢個係市價。一個人假如萬三蚊人工,你無啦啦用萬四去「留人」,係 on9。"或者可以咁講:

員工離職, 老闆急於請人, 若然學歷加經驗真係「值」, 加上萬三同萬四只係相差一千, 在一些應徵者角度而言都係「差唔多」,咁事實上呢個的確係市價; 然而, 有老闆認為加一千去留一個舊人係「戇狗」的做法, 最大可能係睇死個員工唔係為了一千大元而跳槽(事實係:零五年年中舊私人公司的人事部經理都係睇死我唔走, 但點知......我走俾佢睇)和覺得呢個員工「唔值得」加人工, 例如工作表現和工作技術等; 不過, 話市儈又好, 自我感覺良好又好, 加人工始終係對員工的一種鼓勵; 當然, 公司留人但唔加人工, 可以有大大小小的理由, 更有些是不能宣之以口的理由, 如CK所講:佢地既工作表現又未至於差到我要主動炒佢魷喎。我會叫呢類員工做「雞肋員工」,唔係話佢地一定唔好,但係佢地同老闆既關係,又的確係處於一種「食之無味」既情況當中。只係, 個員工在公司的地位, 真係會低其他人一截, 於是乎其工作態度變成「做又三十六, 唔做又三十六」。

若然我係人事部經理甚至老闆, 若然要留人, 我會盡力客觀地決定是否以加薪酬予以挽留(按:問題係如何客觀地決定? 因為人本身係容易主觀地分析件事), 排名不分先後, 其中包括:
1. 員工的工作表現 (看performance appraisal係其中一個方法);
2. 員工的工作態度;
3. 員工的工作技術和知識(例如有否進修去update知識)。

當然員工決定要走(尤其係知道員工已經接受過檔第二間機構這個事實), 就算老闆俾多五千元, 員工都未必會回心轉意。

仲有想回應下洗牌論阿哥看HRM阿哥看一天員工篇, 容後再講(希望大家仲等得的話)。

2008-08-21

嘩嘩嘩! 有個颱風鸚鵡打到嚟!

引用天文台今天(8月21日)的颱風路徑圖和有位朋友寄給我的電郵, 看看明天(8月22日)是否不用返工耶?



最新風球消息
8/21 5:00pm 三號強風信號 (對不起, 唔中; 在8月21日晚上8時40分掛了三號風球)
8/22 4:00am 八號東北烈風信號 (8月22日早上7時40分發出)
8/22 10:00am 九號 (8月22日下午1時40分發出, 話唔定掛十號風球)
8/22 1:00pm 八號東南烈風信號
8/22 10:00pm 三號強風信號

鸚鵡除在昨晚初時短暫向西北移動外,於午夜至今晨均採取較偏西方向移動。天文台已大幅修改對鸚鵡未來路徑的預測圖。根據最新預測,鸚鵡有可能會在明午初時在香港東面一百公里內掠過。而日本及廣東方面最新的預測更是颱風鸚鵡會正面吹襲香港。如有關預測誤差不大,本港有可能明日清晨至早需要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可能維持至黃昏);如鸚鵡正面吹襲香港或極為接近香港(在五十公里內掠過),更有可能在中午左右要發出九號烈風或暴風增強信號,甚至十號颶風。


又引用埋天文台的講法

......按照現時預測路徑,鸚鵡會於明日(八月二十二日)相當接近香港,本港風勢將進一步增強及有狂風大雨。

CK老闆應該驚緊, 不過無可否認, 這個颱風鸚鵡係比起之前的颱風的威脅性強好多(它係在八月十八日早上八時由熱帶風暴, 到該日晚上八時已是強烈熱帶風暴, 去到八月十九日八時已經增強成為一個颱風, 現時最高持續風速係約每小時139-148公里), 所以大家務必要留意風暴動向和做好防風措施。

俾一個心得俾大家, 係以較民間少少的角度去看未來一兩天的天氣會否惡劣:
1. 看天氣圖;
2. 看傍晚的天氣: 黃昏的天色是否變成紅色甚至紫紅色, 這些天色代表天氣可能於一至兩日後天氣轉差(包括落雨和打風);
3. 夏天天氣酷熱, 潮濕加有煙霞, 兼有空氣異常污濁之餘, 小昆蟲有異動(如蜻蜓低飛、突然有飛蟻出沒和螞蟻、蟑螂在地面出沒次數多等), 亦是先兆。

個人非官方預測: 小則掛八號風球(因為依照現時颱風所行的路徑圖, 明天應會最接近香港, 約在香港400公里範圍內), 大則掛九號風球都唔出奇(因為太靠近本港啦)!
(以上非官方預測, 純粹玩票性質, 切勿認真; 風向隨時會變, 若然天文台唔掛八號同九號風球, 大家唔好賴我!)

希望這個颱風不要帶來人命和財產損失就可以了。

2008-08-14

農曆七月十四

(以下內容絕無恐怖或驚嚇成份, 任何人等均可閱讀; 然而有特殊宗教背景人士, 請自行衡量)

農曆七月十四日就是民間的節慶----孟蘭節的日子,又稱「中元普渡」; 是目前民間最重要的節慶之一。民間俗稱農曆七月為「鬼月」,相傳陰司地府於七月初一這一天「開啟鬼門」,讓孤魂野鬼重返陽世享受奉祀,直到七月三十日才「關鬼門」。因此,農曆七月是諸事不宜、禁忌最多的月份(包括婚嫁)。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的中元普度,是七月份普度祭祀的最高潮,在古代,民間在這一天以剛收成的新穀祭拜祖先。

中元普度是道教的「中元節」和佛教的「盂蘭盆會」兩個民俗節日的結合。

佛教的中元節是宣揚孝道為主,旨在勸善教化。而道教則是解脫超渡罪孽餓鬼。
佛教說法: 「孟蘭盆」乃梵文「解救倒懸」之意。依照佛家的說法,七月十五日這天是僧徒功德圓滿的日子,佛教徒在當天舉行「盂蘭盆法會」供奉佛祖和僧人。

據大藏經的記載,「盂蘭盆(ullambana)」是梵語,「盂蘭」意思是「倒懸」;「盆」的意思是「救器」,所以,「盂蘭盆」的意思是用來就倒懸痛苦的器物,衍生出來的意思是:用盆子裝滿百味五果,供養佛陀和僧侶,以拯救入地獄的苦難眾生。這種儀式最早從南北朝時代目連救母的功德法會中開始流行。

相傳有位孝子叫目蓮, 目蓮的母親做了很多壞事,死後變成了餓鬼,目蓮知道後十分傷心,就運用法力,將一些飯菜拿給母親吃 ,可是飯一到母親口邊就化為灰焰,釋迦牟尼佛告訴他,必須集合眾人的力量,於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置於盆中,供養十方僧人,以此般功德,其母方能濟度,目蓮依佛意行事,其母終得解脫, 這個故事就係「目蓮救母」。後世信奉佛教的富戶為了做到「百善孝為先」,在農曆七月十五日前後,請來和尚、尼姑唸經祈禱,其時擺設佛壇、香案,並供上酒菜,虔誠之至。而和尚、尼姑所唸之經文多為盂蘭盆經,以此來追念亡父亡母,有的追祭甚至遠及七代以上,因此又名「盂蘭節」。

後來這一傳說形成一種民間習俗,並逐漸演變,從供養僧人演變成供養鬼魂。每年到了農曆七月中,人們都會宰雞殺鴨,焚香燒衣,拜祭由地府出來的餓鬼,用以化解其怨氣,不致於為禍人間。久而久之,就有了盂蘭盆節這一節日。

道教說法: 七月十五日便稱「中元」--用以赦免亡魂的罪。(中元法事是為亡魂赦罪,但是絕對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減輕了一些,希望他們旱日安息)

相傳七月地獄大門開放一個月,所有的無主孤魂全從陰間出來,到陽間找東西吃,因此各地方都紛紛在這一個月舉行「普度」的祭祀儀式。從前,各地輪流進行普度,把七月的每一天安排得滿滿的,引起孤魂野鬼的酗酒、毆鬥事件﹔後來的普度便統一在七月十五日舉行。

所以每逢農曆七月初一至十四, 您會見到人們會於入黑(多是黃昏六時至八時)後,帶備香燭、金銀衣紙和一些祭品如豆腐、芽菜和白飯等在路邊拜祭一番。

"盂蘭勝會”打齋附薦先人的習慣亦行之不絕。舉辦盂蘭勝會的地區有樂富、黃大仙和土瓜灣尾等。盂蘭勝會中最重要的就是打齋的儀式。而“派米”的習俗亦未有因時代而改變,原意是為先人消災解難,那些一袋袋的白米,稱之為「平安米」,任何人都可以排隊領取,現在的對象則以長者為主。當然亦不得不提神功戲, 多在九龍灣和一些新界地區表演。

我記得有一段時期在醫院工作, 大多工友想求個安心就夾錢買祭品拜祭, 舊公司亦同意於每年七月十四的黃昏時份安排一些自願的休班同事帶備香燭、金銀衣紙和一些祭品如豆腐、芽菜和白飯等在路邊拜祭一番, 直至我離開舊公司為止, 有否延續下去就不得而知。

人們一般認為七月十五是鬼節的正日,亦是鬼門大開的日子,那時候陰氣是全個月裡最重的,所以有傳當晚最好不要出街,以免撞鬼。除此之外,也不要亂說一些不吉利或得罪靈界的說話,以免招惹陰靈。

其實, 即使在其他日子, 是否同樣要謹慎講話和凡事小心呢?

農曆七月十四那一天, 信奉佛教和道教的您, 燒咗紙未?

2008-08-04

走過會考的日子

再過多幾年, 「會考」一詞將變成歷史。

作為會考過來人的我, 希望在此分享我的經驗, 希望各位朋友明白人生難免會有挫折, 放眼未來, 把得失看輕一點。

N年前的我, 中學成績不算很好, 當時不太懂掌握讀書技巧(依家就好好多), 唯一係讀書真的用心和勤力。

當時思媽沒有工作, 思爸要退休(他到了退休年齡, 他所工作的機構要求他退休), 思兄當時正在讀設計, 面臨財政危機。

當時已經打算中五畢業後不升讀中六, 轉讀職業訓練局的日間文憑課程(當時估計得十二分或以下); 但當派會考成績的一刻, 真係呆立當場, 欲哭無淚。

我只得五科合格。

當時職業訓練局尚未通知我的申請是否接納(後來係去到八月中才收到通知: 不成功, 而且當時的職業訓練局沒有像現在般多學位和選擇), 當時手提電話沒有現時般普及, 心急如焚的我只好致電給家人知道我的成績如何和立即「撲」區內學校重讀, 但所有學校的回覆都是「等等, 我們要在x時左右才接受申請」。

記得差不多到中午的時候, 天氣悶熱, 一個人由自己的母校走去另一間中學(需時約二十五至三十分鐘), 其實很累, 心情很差, 但不敢向家人告知, 最後思媽話:「您都係回家吧啦」。

當初是有堅持重讀中五, 但亦是家中經濟突然出現問題而放棄, 甚至乎後來連職業訓練局最終都不接納我的申請(我試過拿著成績去叩門都不成功), 加上不能負擔讀私校的費用, 在最不情願之下, 只好選擇就業, 晚間讀書。

畢竟當時我係區內名校畢業, 而班內大部份同學都選擇升中六或重讀中五(反而無聽過有同學入到讀職業訓練局的日間文憑課程), 因而不想中學同學知道我當時的境況。

然而, 持著一張中五畢業證書, 一張會考證書加一張LCCI初級簿記證書, 在當時而言已卻不能足以幫助找到一份文職工作, 即使寄了很多求職信, 亦因欠缺工作經驗而音訊全無, 得不到面試機會。

那段剛畢業的整年, 是最難過, 失意和不開心的日子, 無奈卻講不出聲, 不想家人和朋友擔心, 唯有把不開心的心情收在心中。

幸好那年六月期間於一間會計師事務所做辦公室助理(一直做到九月尾), 有了短短的工作經驗, 亦幫助我轉去一份薪酬好(於當時工作經驗尚淺兼未有足夠工作技能而言)但只是臨時性質的醫院文職工作; 雖然那份工作最終不能轉為長工(因為涉及部門人手經費問題而不能續約), 但亦對倉務管理和採購產生一點興趣, 促使我申請修讀職業訓練局夜間倉務管理證書課程, 開始了我的半工讀生涯。

雖然如此, 當時的我仍未找到真正想參與的工作。

直到到一間私人外判機構做行政助理, 主理人力資源管理後, 我才找到興趣所在。

之後到現在, 我不僅累積了一定的工作經驗, 工作範疇由行政、採購、人力資源管理、甚至參與管理員工都有, 而且由證書, 讀至文憑及高等文憑, 現在就申請修讀學士學位。

至於當時前路茫茫而弄得不開心的情緒, 早於完成夜間倉務管理證書後就抛開了。

雖然走的路和需要的時間無疑係比別人長和曲折, 但總好過連一點興趣都找不到而一事無成, 而且提早進入社會做事, 就明白和見識到職場上不少陰暗和不平的事情, 懂得如何去處理。

當然, 知道會考結果之前, 要放鬆心情和有最壞的心理準備(如最低分數大概會是多少), 和預備成績好和差時如何計劃自己的出路, 如有不明白可請教師長。

路, 原是人走出來的, 甚至親手掘出來。

會考或高考失敗不代表以後如是, 前面的路還是要繼續行, 只要有上進心和努力, 沒有過不到的難關。

願以此文共勉之。

******************************************

輕舟已過萬重山, 以下有朋友分享其會考的故事:

薯麥吐納日誌: 終於走過了會考

2008-08-03

升學談 (iii): 選擇合適升學途徑 (應屆中五、中七畢業生以及有志升學的人士可留意)

這篇文雖然遲了刊出(其實原定打算在中七放榜當日刊出), 但我覺得係有逼切性刊出這篇文章, 不願意見到中五和中七畢業生以及有志升學的人士誤墮各式各樣升學陷阱; 如有需要, 我考慮把它長置。

閱讀之前, 請務必留意以下細節:

1. 以下內容乃參考多個升學討論區、若缺齋老人之部落格和筆者十年來半工讀經驗及多年招聘員工的經驗而成, 歡迎轉載,然而請註明出處。
2. 本篇並非針對所有私人辦學機構和團體, 事實上本地有一部份私人辦學機構和團體, 務實而不誇大地舉辦進修課程, 令公眾從學習中獲得所需的知識; 然而部分害群之馬和圖利之學店, 誇大其詞, 借舉辦課程講座和進修課程為名去歛財, 誤導申請人白白浪費金錢之餘, 完成課程後卻得不到認可資格。有關不當的行為必須予以嚴打。
3. 建議讀者如遇到任何問題時, 應尋求適當的意見。此文章不應被依靠作為適當的意見的一個取替。當準備此文章時, 已合理地小心, 然而任何人如因信賴此文章內容中含有的錯誤, 作出錯誤的決定或導致任何損失, 筆者並不承擔任何因它而起的責任。

******************************************

每逢中五會考和中七高考放榜之日, 就是畢業生及其家長忙碌之時。考得好的同學固然可以如願以償, 但畢竟中六學位和政府資助大學學位有限, 考得足夠分數的同學亦未必保證有學位; 更有些同學考得不太理想, 在競爭激烈和僧多粥少的情況下, 文憑、副學士先修、副學士和高級文憑等亦應運而生, 升學途徑確實比筆者當年畢業甚至更早的年代多了很多。

先談中五畢業生, 除了中五重讀(適用於成績不太理想的中五同學)和中六課程外, 同學亦可選擇升讀海外、副學士先修、職業訓練局各學院中專證書、證書和中五程度文憑課程毅進計劃、各大學/大專機構所辦的副學士先修課程、建造業議會訓練學院課程青少年見習就業計劃及其他辦學機構和團體(包括志願團體和私人辦學機構)所辦的中五程度課程。

未合符升讀大學成績條件的中七畢業生除了可以選擇到海外升讀大學課程, 亦可選擇修讀由大學/大專院校和其他辦學機構所辦的副學士及高級文憑課程; 合符升讀大學成績條件的中七畢業生既可選擇本地認可學位(如珠海學院樹仁大學)和本地非政府資助認可大學學位課程(Self-financed degree), 如理工大學城市大學部分課程, 亦可選擇上述專上課程。

除此以外, 各本地大專院校和大學持續進修學院、一些志願團體和私人辦學機構, 亦會聯同海外大學合辦大學銜接學位課程(即Top-up Degree); 雖然學費似乎較去海外升讀大學課程稍為便宜, 但作出決定和選擇時最好留意以下事項:

1. 可以選擇的話, 盡量先報讀本地九間大學本部(港大、中大、理大、城大、科大、浸大、嶺大、公大、樹大)或本地認可的大專院校(即珠海學院、教育學院、演藝學院和理大專業進修學院--SPEED)所辦的本地的銜接學位學士課程(不論係JUPAS, Non-JUPAS還是Self Financed的學士課程, 包括普通學位和榮譽學位)。除非確定所報的大學不接受您的申請、只有全日制課程(如打算半工讀則需要考慮這一點)和課程形式不適合(例如公大所辦的兼讀制課程是以遙距授課的形式, 比起面授式的課程而言需要較高自律性地去溫習、完成功課和考試, 而且導修課較一般面授式的課程少, 未必每位學生可以適應); 財政許可的話, 亦可考慮到海外升學, 但亦需要留意將來的學歷, 是否僱主認可(尤其係美國大學)和可否銜接進一步的課程(如本地碩士和博士課程); 若然財政不許可到海外留學和確定所報的大學最終不接受您的申請, 那些本地與海外大學合辦大學學位課程只是次選

2.看海外大學於本身國家以致全球的排名係其中一個方法, 但坦白而言, 與本地的機構所辦的課程之海外大學, 未必間間都是排名較高的大學; 除了看上述的排名外, 最好同時留意其提供課程的科目於本身國家的其他大學比較是否排名較高和突出: 例如您所心儀的海外大學是在英國, 先找出其工商管理(Business and management studies)方面的排名, 並與其他英國大學比較一下(排名60或以上會較佳)。

英國大學排名網址:
http://education.guardian.co.uk/universityguide2009/0,,2276673,00.html
http://extras.timesonline.co.uk/gug/gooduniversityguide.php

澳洲大學排名網址:
http://www.australian-universities.com/rankings/

美國教育部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 Accreditation(CHEA)認可大學課程搜尋:
http://ope.ed.gov/accreditation/Search.asp

聯合國教科文基金(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世界大學列表:
http://www.unesco.org/iau/onlinedatabases/list.html

3. 坊間實在有太多課程的宣傳廣告和於討論區上的課程宣傳, 切忌盡信廣告之言(例如標榜「保證學生獲高薪實習/入職機會」和「100%可以升讀大學」等宣傳語句)。如有疑問, 可請教就讀中學的升學輔導組老師、升學權威或專業人士。

招職--夏里巴(海外升學):
http://jiujik.scmp.com/jsarticle.php?lcid=HK.B5&arttype=STUD&artsection=CED&index=y

明報討論區Postgrad 百答--洪興立博士(本地及海外升學):
http://forum.mingpao.com/cfm/Forum3.cfm?OwnerID=4&CategoryID=8&TopicID=10001

升學就業通訊
http://www.hkprospect.com/

至於升學講座和展覽, 筆者認為可以選擇的話, 盡量選擇較中立的機構所辦的升學講座和展覽, 如學友社和英國文化協會等。如欲了解本地的副學士及高級文憑課程, 建議可參加職業訓練局和各本地大學、大專院校所辦的有關課程講座和展覽; 至於私人辦學機構所辦的課程講座和展覽, 筆者有所保留; 若然決定去私人辦學機構所辦的課程講座, 亦請小心考慮是否真的報讀有關課程, 付款前最好徵詢家人、師長、升學權威或專業人士的意見。

4. 同學如打算選修副學士及高級文憑課程, 宜選擇經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評審自資專上課程; 此外, 選擇課程除了依自己的興趣為主, 亦應考慮和比較有關院校的課程費用、所辦的課程之歷史是否悠久(太新的學院因為未做課程評估和檢討, 加上缺乏課程審批程序和畢業生的就業和升學紀錄等作參考, 水平難免不穩定和參差不齊)、師資和設施(如學校支援、電腦網絡、網上參考書籍及學術雜誌數量和圖書館藏書量等)、會否安排工作實習(適用於一些課程, 如酒店服務和工商管理等)、課程是否獲得專業組織認可甚至部份科目考試可獲專業組織豁免(如香港專業會計員協會和香港市務學會等)和完成課程後是否有豁免學科修讀及轉移畢業生學分的正式協議, 如英語水平(TOFEL至少550分或IELTS逹6.5分或以上)和平均成績(GPA)符合入讀大學要求(如3.3分或以上, 部分大學的課程更要求3.5分或以上), 甚至獲得僱主(包括政府、公營及私人機構)及本地/部份海外大學認可其學歷資格, 以便就業或銜接有關學位課程。

至於兼讀制證書、文憑和高級/高等文憑, 筆者亦較屬意職業訓練局(如屬下之高峰進修學院,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及工商資訊學院)、本地大學之持續進修部(如香港大學附屬學院、香港中文大學 - 東華三院社區書院、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城市大學持續進修學院、科技大學持續進修學院、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嶺南大學持續進修學院和公開大學等)和一些較有信譽和具有一定辦學歷史的辦學機構(如香港專業進修學校、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明愛徐誠斌學院和青年會書院等); 原因係除了有一定程度的辦學經驗, 校方提供的支援、設施(一些課程可能需要參考書籍以協助學習和做功課, 某些學院和大學持續進修部會為學生提供圖書館證以便借閱圖書)和對師資、課程的品質和內容有所評估和檢討, 再加上上述的院校對一般僱主而言是較為熟悉, 對學生的就業甚至升學會有一定的保障。

以筆者多年從事人力資源的經驗, 對於應徵者的學歷必會作出查核(尤其應徵文職和管理職位), 例如學歷是否偽冒、向有關學院查詢入學紀錄和有關學院是否存在(尤其係海外大學); 此外, 對於應徵者所持海外大學的學歷是否來自「野雞大學」, 亦會瀏覽上述有關網址, 去決定是否接納有關學歷。

5. 勿貪小便宜: 意思謂勿貪圖報名後有禮物收或任何優惠。 有部份學院為了招攬學生, 不惜以禮物和各種優惠作招徠(例如某學院以送貴重科技作迎新禮物吸引學生報讀, 詳見此篇新聞), 要知道上述的小便宜其實「羊毛出在羊身上」, 費用最終完全轉嫁到消費者----學生身上。

6. 筆者第(1)點提及過本地與海外大學合辦大學學位課程只是次選, 若非不得已要選擇的話, 筆者認為寧願選擇有本地大學的持續進修部/其附屬的學院、職業訓練局SHAPE、香港專業進修學校、香港管理專業協會以及明愛徐誠斌學院與海外大學合辦大學學位課程, 一來筆者提及的院校對學生會有一定的支援(如圖書館、網絡技術支援、網上圖書館和協助學生向海外大學反映意見等)作後盾, 二來亦會依足嚴格的收生程序, 不敢「造壞自己和大學/院校的名聲」。

不過, 部分私人辦學機構(亦被稱為"學店")聯同海外大學合辦的銜接學士課程, 由於質素太參差(當中亦有誇大成分, 下回再講), 恕筆者不予置評; 若真的要讀它們的課程, 請小心考慮和諮詢升學權威或專業人士的意見。

下回會踢爆一些"學店"廣告如何誇大事實。

延伸資料:

教育局升學就業輔導:http://www.edb.gov.hk/index.aspx?nodeid=235&langno=2
教育局非本地高等及專業課程: http://www.edb.gov.hk/index.aspx?nodeid=226&langno=2
Eanaddare(網友提供)商科高級文憑/副學士之比較(如:學費/認受性):http://www.uwants.com/viewthread.php?tid=6693110&extra=page%3D3

2008-07-22

雜記 (二)

三位美女一個(?)(請自己填寫)

兩星期前, ABCD四人相約在地球裡一個很小很小的角落相聚。

四個人, 其實可以湊成一枱麻雀了, 因此可以稱為「三(???)」(四字詞語, 請填寫)。

晚上的天空雖然不時下著雨, 但似乎無損相見的興致。

對A而言, 其實已經分別和B、D正面地相見, 但對於在網上神交的C首次現身, 其實既驚且喜。

C原來見過B的, 是夜亦「單打幾回」; 更意外的係C和D某程度上是同行的, B話自己的工作乏善足陳, 遺憾的係A忘記和C交流一下大家宗教的二三事。

那一夜, 邊吃邊講, 言談甚歡, 幾乎連變南瓜車的時間都忘記。

真的期待, 下一次的聚會的來臨(可能變成「兩枱或以上麻雀」才可以吧)。

七十AK鐵鎚安諾勿斯小溫、以及各位交流過的博客們, 期待可以相見。



上述的ABCD, 有圖為證, 請有關人等自行對號入座。

**************************************************************

博客新書




得悉CK渣估兩位老闆都出新書了, 恭喜恭喜!
今年還有王迪詩魔術師、加入出書行列哩!
又, 尚欠馬沙兄的AM730專欄未結集成書, 期待《馬沙筆記》變成文本, 我一定買。

**************************************************************

減肉減肥

天氣又濕又熱, 可能不慎食錯東西, 又或者吃得太多肉類, 人又胖, 濕疹又番發了。

雖然又痕又癢, 但好過上年大脫皮般難受吧!

係時候減少吃肉類減肥了, 唉......!

2008-07-11

HRM@Organization (IX) -08下半年招聘預測

上星期, 警察和這間航空公司分別在上星期舉行招聘日, 大家都以為下半年就業市場應該可以如上年般暢旺; 但今天無意中讀到一篇關於就業市場下半年續向淡的報導, 個人認為未必無因。

除了受燃油價格上升和物價高企所影響, 中東地緣政治因素推高油價和令航運業支出大增、美國次按危機引發投資銀行和一些機構業務見紅, 可能影響上述行業和機構於下半年減少人手甚至裁員。

引述招聘顧問集團所言, 以下乃係下半年就業市場形勢, 但我對此亦有一些看法:

1. 僱主招聘越來越謹慎,招聘程序由去年4至6星期增至今年8星期: 我看未必, 原因係多數機構(不論公營或私營)皆有其既定的招聘程序, 一般而言是4至6星期, 人事部需要因應運作需要而決定是否盡快聘請員工返工; 即使延長招聘程序期, 亦不等於可以特別謹慎地聘請合適的員工。

2. 個別機構會裁員: 由於次按影響一些投資銀行和國際機構的業績, 以及通脹持續, 加重成本, 因此各在職人士要留意。

3. 轉工潮放緩,員工流失率下降: 與(2)的因素相同, 員工未必輕言轉職, 但亦可能導致剛畢業的中學生和大學生未必可以即時找到工作, 即使找到工作, 薪酬亦未必像上年般高。

4. 表現優秀的員工去年轉工可加薪15至20%,但今年加幅調低至10至15%: 看法與(2)(3)相同, 或許會影響員工士氣, 僱主應該要留意。

5. 部份企業會增聘合約員工以節省開支: 其實政府、公營機構和部份私營機構已經進行中(部份更早於九七前已經行這種措施), 根本不是新鮮事, 員工亦要接受這種趨勢。

因此, 招聘顧問集團的話雖是合理, 但其實無論何時, 作為員工亦需要有一定危機感和裝備自己去應付任何職場上的挑戰。

2008-06-19

雜記 (一)

愛她/他還是害她/他?

現在做人父母真艱難。

早陣子, 馬沙兄寫了篇究竟你係邊一種父母, 感慨良多; 雖則思爸思媽於我的童年時有安排過一些課外活動, 但頂多係一個起兩個止, 上到中學反而係補習英數科目居多,最重要的都是安排暑假內進行的,不像是現在的小孩子被父母安排七項或以上的課外活動(要一位小孩子做十三個課外活動,我想即使他/她不疲累,亦無休息時間可言)。

我完成明白父母的苦心,一方面想他們有一技傍身,能替學校增光甚至能考入名校就機會大增,另一方面係令孩子少點機會看電視、上網、甚至玩電子遊戲如PSP, Wii等。

但凡事都要按部就班, 要一個小孩子一口氣學七八種"技能", 他/她是否充分吸收有關技巧實是一種疑問; 怕的係樣樣都學了, 但無一個技能是較精, 亦影響孩子在日間上課的情緒和功課進度等, 就兩頭不到岸; 既浪費金錢, 孩子亦學不了甚麼。

此外, 就算孩子有一技之長, 若然他們面對困難(例如發覺到興趣不能成為職業, 練習時力不從心等), 父母其實可否與孩子坐下來傾談去解決困難, 否則只會令孩子不斷鑽牛角尖, 造成像中大音樂系女大學生自行了斷的悲劇。

另外, 在小一派位, 有位小女孩講:"終於無被派到垃圾學校讀書", 固然引起軒然大波, 質疑為何她的父母會灌輸如此的觀念給一個純如白紙的小女孩; 但有位家長雖然身為專業人士, 竟然學上一代家長般一早安排好子女的將來(由小學至長大成人), 不但以大量金錢安排大量課外活動, 培養子女成材, 還安排埋將來做甚麼職業。 我想那位家長似乎忘記了她的子女始終是一個個體, 當他們漸漸長大, 身邊的人和周圍環境會培養他們的思想和性格, 加上不能預知的際遇, 試問做父母的怎能控制子女的將來呢?

您是愛她/他還是害她/他?

思爸一直希望女兒能繼承做會計的工作, 但女兒對會計一點興趣都沒有, 他亦沒有勉強女兒去繼承, 只是話:"您喜歡做甚麼職業, 賺到錢就得啦!"

**************************************

事業瓶頸、長假

我似乎需要一個工作上改變和長假。

雖則未到四十(仍是年輕人一名), 但最近發現身邊差不多同年紀的朋友, 薪酬未必相差得太遠, 不過職位就已爬到管理階層(多數都係大學畢業那種)。

我呢?

那十年工作光景, 當中在中段經歷減薪和削權的工作, 或多或少影響了我現時的"叫價和轉工能力"; 加上大學學位一日未到手, 要改變現況實不容易。

現時的工作, 仍未達到學滿師可以轉工的地步。

或者這叫做事業瓶頸。

至於長假, 係我一直希望和期待的。

要放長假的話, 一年就夠; 想充夠電和有新的思維, 才回工作崗位。

除非, 一係辭工, 一係做少奶奶。

但到目前為止, 兩者的或然率超低。

或者, 一星期都可以, 最好獨自去遠一些地方旅行, 如馬爾代夫, 見到陽光與海灘就開心。

家人不想我獨自遠行, 但以我的性格, 我會好好計劃一下。

2008-06-13

遺忘

人是否係一種善忘的動物, 真的不得而知; 但不知是否近年工作量大, 還是年紀愈大記憶會開始衰退, 我發現自己對一些事情有選擇性遺忘的跡象。

在工作上, 若要幫助自己提醒當日要做的事, 除了個人的記憶, 電腦的outlook和日記簿必不可少; 但是一些很瑣碎的事, 則未必全部留在腦海中, 以下就是好例子。

我到了今天, 才記得原來上星期三是的生日。

相比以前, 我會在當日零時零分寄張電子賀咭和送小禮物給他。

或者我真的很忙, 又或者他的影子開始慢慢在我的心中退出了。

應該說, 我已經完全放下了當年對他的感情。

留下的, 只是現在那平淡如水的友情。

2008-05-25

HRM@Organization (VIII) - 誰最貪得無厭 (Who is insatiably avaricious? Employer or Employee)

四川災情, 暫時寫到這裡, 係時候轉轉話題。

剛過去的星期三(五月二十二日), 立法局否決了增加勞工假期的動議, 縱使有泛民和愛國黨及多個勞工團體支持支持動議, 但由於工商界(例如富貴黨)大力反對, 在分組點票下,議案遭否決。

我覺得最有興趣的, 係張宇人議員那番話, 他話本港經營成本愈來愈高,一旦政府修例,僱主只能調高服務或商品價格,加劇通脹。他又批評職工盟李卓人不斷要求改善勞工福利,是「貪得無厭,想不事生產」

或者張議員和工商界覺得, 多了五日勞工假期(或稱法定假期), 薪酬成本會增加(尤其係勞工密集的工種和中小企業), 根據《僱傭條例》所言, 如僱員已按連續性合約受僱滿3個月,所有機構必須放有薪勞工假期予僱員; 當然若然增加了勞工假期, 無疑增加了公司成本(人數愈多, 要付的假期薪酬就愈多), 影響小則要削減人手, 調高服務或商品價格, 大則可能要結業。

不過, 不知他們有否想到:

1. 近年(比較2005年及2006年)職業傷亡個案不斷上升, 批發、零售、飲食及酒店業佔多數(31.2%), 當中的原因除了涉及員工對職業安全的意識和工作環境等因素才造成意外, 若然員工係缺乏休息時間, 會否做成工傷呢?

2. 批發、零售、飲食、酒店、運輸、建築和服務行業等多是工時長, 休假少的工種, 缺乏足夠的休息和家人相聚時間(部份工種如清潔和保安等更是薪酬偏低的), 造成與朋友家人關係欠佳, 會否某程度上減少機構的勞動力, 甚至造成員工流失高?

3. 若然多了那五天勞工假期, 可帶動僱員多點內部消費, 促進經濟; 是否令機構受惠而增加盈利?

4. 本身機構的產品和服務質素都欠佳, 即使為了那五天勞工假期而增加了公司薪酬成本, 需要調高價格和減少員工人數, 都不足之令機構增加盈利。

又, 張宇人議員批評李卓人不斷要求改善勞工福利,是「貪得無厭,想不事生產」, 若然改善了勞工福利, 會否如他所言令僱員「不事生產」? 還是幫助機構提高員工生產力? 張議員又有否留意, 他所代表的行業(飲食業)一直存在員工流失高的問題? 但他又知否有些無良機構僱主, 為了自肥和減少成本付出, 一直有剝削員工(如薪酬和福利上), 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 有些僱主甚至為了逃避強積金和種種責任, 而做些卑劣的手段? 今天酒家仍是開門做生意, 即晚拿取公司貴重物品(如鮑參翅肚和電腦), 明天結業, 兩星期後公司改名換性在同一個地點再開業, 成為一個循環, 僱員成為了犠牲品, 成為失業大軍的一員。

員工是否不用善待就能保持甚至提高生產力? 如有的話, 請告訴我, 讓我見識。

到底誰最貪得無厭?


參考資料:
職業安全及健康統計數字簡報第7期(2007年7月)
統計表: 按以前從事的行業劃分的失業率

2008-05-20

五一二地震 (Earthquake Disaster in Sichuan: 12 May 2008, 2:28pm)

相信大家都知道上星期一(五月十二日)下午二時二十八分, 四川、貴州和甘肅等國內地方發生強烈地震, 其中以四川汶川市及其附近市鎮的傷亡和城市損毀最為嚴重, 死亡人數已超過三萬人, 不少地方被夷為平地, 道路嚴重阻塞, 並發生多次餘震和泥石流。

看到一幕幕電視畫面, 很心酸很悲傷。


相片由樂施會提供

在此, 我為死難者作出禱告, 希望他們得到安息; 受傷的同胞早日康復, 倖存者不要太傷心。

我們身在香港或者沒有受地震影響的地區, 已經很幸運, 除了呼籲各方好友踴躍捐輸外, 亦希望支持那些倖存者重建家園, 平復內心的創傷, 勇敢地生活下去。

香港紅十字會
匯豐銀行 :567-650-155-016
恒生銀行:267-175-123001
中國銀行 :806-0000-1617
東亞銀行 :514-40399-663

由即日起至2008年5月31日,若然大家在HSBC捐款予緬甸風災災民和四川地震救災,HSBC將捐出同等款項。所籌得的款項將悉數轉交香港紅十字會,用作與中國紅十字會之聯合救災工作。而支援緬甸風災的款項將悉數轉交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作災區救災及重建等用途。

香港世界宣明會
匯豐銀行:018-554444-001
恒生銀行:286-364385-003
中國銀行 (香港):012-883-0-002666-2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匯豐銀行: 567-354014-005
永隆銀行: 020-601-003-7635-2
中國銀行: 012-875-1-081085-5
東亞銀行: 015-260-81-01210-0

樂施會
網上捐款直接存入戶口
匯豐銀行戶口:HSBC C/A 001-537000-012
中國銀行戶口:BOC C/A 012-874-0010515-7
郵寄支票支票抬頭請寫「樂施會」,支票背面註明「國內地震」。

救世軍
1. 全港「7-11」便利店
2. 指定戶口:
匯豐銀行:580-149649-001
中國銀行:012-878-1-061887-6
東亞銀行:015-515-10-50541-3

******************************************************

我想起當時我讀中五時, 有機會讀到錢鋼先生的《唐山大地震》一文, 當中講及當時城市的情況, 如死城一樣; 倖存者一講到地震, 仍猶有餘悸, 承受著災後帶來的身心的傷痛; 而且發生的期間(一九七六年一月), 仍是正值"文革", 所有消息都被封鎖, 唐山人民得不到適當的救援和援助, 最後造成大量傷亡。

看回今次地震, 領導人已經汲取歷史的教訓, 不但公開有關消息, 而且作出迅速的救援, 並得到各方面的援助; 最令人傷感的係死者當中很多都是小孩子, 由於中國已採取「一孩政策」, 孩子死了就『絕後』, 很多父母無不悲痛不已。

很多父母、親人和教師, 以自己的血肉之軀保護其子女和學生, 亦因而犧牲自己的性命; 此外, 當地的軍人、搜救人員、記者和醫護人員均不眠不休地工作, 他們的精神, 很值得我們尊敬。

******************************************************

相信不少朋友(包括CM夫婦、其他博客和我) 支持今次善事之餘, 都有點兒擔心捐給內地賑災的善款會被挪用, 捐10元只得2至3元能真正落入災民手中; 我自問人微言輕, 但會盡我所有的能力, 呼籲各位做善事之餘, 亦要留意我們的捐款用到哪裡去, 用於買物資, 還是用作重建家園。我希望以這個小小的天地, 把我們的聲音可以傳得很遠, 遠至政府高官都聽到我們的心聲, 然後切實地與民間組織一同監察捐款的運用。絕不能容忍有任何人用這些善款用作貪污自肥和非災後重建之用! 更不能容忍有人藉著賑災籌款名義去騙財!
若然不相信那些街頭捐款箱, 不妨直接把捐款直接交給有關志願團體手上(我多年來都是如此, 今次都不例外), 例如紅十字會, 世界宣明會和樂施會, 又或者上這個社會服務聯會
「惠施網」參考。

******************************************************

生與死, 原是一線之間。

有人活埋了超過了160小時仍能撐著身子活著, 但亦有人即使被獲救, 最後卻被死神抓回, 更體會到人類其實很渺小, 生命原是無常, 可以在一分一秒間流逝。

生存不是必然的事, 我們能每一天張開眼睛向家人講早安, 有知覺地生存, 愛惜自己, 珍惜身邊的人, 常存感恩之心, 其實已經是最好。

活著多好, 在此送上無限的祝福。

******************************************************

延伸其他博客文章, 排名不分先後:
活在中層: 四川大地震
馬沙筆記: 有力出力
Inhuman Resources: 那是賑災錢,誰都不能貪!
Samsara's Blog: 緊急呼籲
學霖山莊: 全國哀悼...
追渣估:義賣追渣沽
老sell遊記: 一人一力

2008-05-09

最低工資與貧窮二三事

我不是第一次講最低工資, 早於一年前, 在CM兄處發表過反對<最低工資>的言論。

但不知是否係那個<一百萬人的故事>, 帶出如此多的問題, 例如窮人, 職業貧窮以及最低工資。

大家都發表過很多意見, 正反都有, 當時我在鎚兄都講過:

......貧窮的婦人那篇, 記得有位要返兩份工來還丈夫錢債的婦人, 家有一名孩子, 她肯自力更生, 已經係好難得; 只是, 她那種職業貧窮, 除了因為她的知識水平, 最重要的係她的僱主如何俾一個$4000都不足但又長時間工作的offer。 若然有志願機構在工作問題上肯給她一點意見(或者她肯主動求助, 甚至自己去找份合理工時和工資的工作), 她應該有番一些時間給她的兒子和做飯菜等。

至於是否拿綜援, 有些人取態不同; 有人會取, 但亦有人選擇不取; 不取有很多原因: 除了資產審查不合格外, 還有的係面子問題(尤其係有孩子的家長, 怕被孩子的同學及其他家長嘲笑), 想自力更生, 金額太小……; 當然除了錢, 對貧窮人士的知識(對一些孩子以致成人), 實際上(例如免費給予家托給要返工的家長)和精神上的支援亦不可少。

除了那些議員, 最重要的係那些取了政府錢和公益金的志願機構為他們做甚麼。


************************************************

當然, 亦有這樣的例子:

Hana舉出18歲的女學生的例子, 令到我越看越扯火; 無錯, 那位女學生對設計很有興趣, 很想以此作為事業, 修讀課程實屬無可厚非, 但係她說要為了要做好份功課, 要買成千多元全新的設計用品, 並謂: "政府每年貸款6萬元給她讀設計,畢業以後每個月要還錢再外加約6%的利息。"別忘記, 她係讀全日制副學士。

借錢要還, 是天公地道的事, 何況政府的貸款呢; 若然自知未必負擔得到如此高昂的, 讀之前有無想過和她之前就讀中學的老師, 志願機構的社工, 甚至社會福利署商量一下?

又或者:
1. 選擇一些學費較平但政府認可的設計學課程?
2. 所讀的課程其實係可以申請助學金甚至獲得獎學金? 只要成績優異就可以。
3. 參加一些公開設計比賽, 有些比賽的優勝者會得到現金獎。
4. 甚至乎, 可否半工讀呢? 坊間其實有不少認可的夜間設計課程。
5. 或者, 可以先找工作, 儲點錢才去修讀。

其實, 她能夠有政府那6萬元貸款去讀書, 已經比中國的貧窮高中學生幸福好多, 因為即使成績再好, 但係無錢交學費, 最終只會叫您退學, 出來打一份人工低下的工作。

有種的, 請她對著廣大觀眾向政府埋怨。背著鏡頭, 只係怕同學嘲笑吧!

讀書係靠自己, 不是靠任何人和政府。

與其埋怨貧窮, 不如正視問題, 然後想方法解決, 甚至找專業人士幫忙, 而不是張開雙手向社會和政府行乞。

************************************************

此外, Hana又舉出小女孩的鋼琴被家人賣掉用作吃自助餐的例子, 反映出一些窮人只係想滿足於眼前, 不會顧及未來, 甚至理想; "馬上能吃的魚,免費送他魚桿,教授釣魚的技術,他並不稀罕" 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所以, 樂施會成立的信念係: 每個人都應享有充足的糧食、安定的居所,以及接受教育和就業的機會;而貧窮往往是源於不公平的政策和制度,要切實解決貧窮問題,必須從根本入手。 其策略一直秉承「助人自助」的精神,以參與式的手法積極推行扶貧發展及救災項目,幫助貧窮人改善生活,自力更生。

"馬上能吃的魚"只能治標, 在物資短缺的時期, 不能長時期依賴別人救助; 長遠而言, 係要向窮人灌輸要脫貧, 就要去「自力更生」的信念。

************************************************

想回CM所提到VC的問題: 有無從人力資源角度看只在清潔工或保安員行業推行最低工資的有趣結果?

有! 同CM一樣, 我有以下的假設: 假設香港於清潔及保安這兩個行業推行最低工資(但以月薪計算),並且公司亦同樣有自行(不是外判)聘用這兩工種人員。

既然這兩個工種的工資已經被鎖定一個最低水平,而作為人力資源部招聘的負責人,我會有以下方案(以CM的方案作藍本):

1. 新請回來的特定清潔員工(記住, 不是甚麼廁所管理員和樓層雜務員這些職位名稱去企圖逃避最低工資),至少一定要有兩年或以上清潔經驗和小學程度。基層清潔員工則只需要肯捱肯做, 有經驗就優先,毋須學歷。活生生的例子就係我以前所工作的機構, 由於要在醫院內工作, 清潔經驗和能接受醫院工作環境是主要考慮聘請的因素,例如要使用拋光機在已清潔的地面拋光、使用洗地機洗大幅的地面和以正確的方法清理香口膠跡等,若然在某些醫院部門工作(例如手術室), 由於要負責清理手術後的"紅桶"、殘肢和處理大量血水等工作, 由於較為厭惡的工作, 人工亦較一般清潔員工高。如果只是掃地、倒垃圾、抹檯和吸塵等較普通的清潔工作,以最低工資聘請亦不太難 。

2. 至於保安員,則同清潔員工差不多,要有有效保安員牌照, 態度要主動有禮,要誠實可靠(呢一點要向那位員工以前工作的機構甚至向警方提供資料)。另外會安排巡邏工作、外來人士登記和配合執法人員等工作, 但工時仍是8-9小時工作, 視乎工作地點而定。

CM所提出的其他方案, 我同意的, 但以下斜體乃是我的看法, 是假使真的立法訂立最低工資:

3. 一眾工資比最低工資更低的初級文員、辦公室助理、茶水阿姐、售貨員、中等經驗餐飲服務員,以技術、學歷要求計,肯定比清潔工為高(很多時亦比保安員為高),其工資都建議需要慢慢作出調整。原因是最低工資的出現產生了更多「互相比較」,作為人資管理人員,必須要顧及。(地盤雜工、各類餐飲從業員、搬運、倉務工人、跟車工人和髪型屋Junior亦包括在內))

4. 因為(3)之各式(種)人員的工資水平有所提高,亦勢必對更上層的加薪構成壓力,否則不能反映公司內部的工資水平準則。牽一髮,動全身。一個字:煩。(某程度上, 公司想壓低人工去請個優秀少少的管理人才, 有困難。)

5. 除了保安員及清潔兩個工種外,各種無經驗人員可以繼續考慮。不過當這些無經驗人員獲得相當經驗後,必須大幅加薪至超越前兩工種的水平,以反映 reasonable pay for skill (relative skill/competency level)。(大幅度就有保留, 最好就按其經驗、是否有進修、工作技能是否有增加甚至提升、公司業績和經濟因素等決定。)

6. 以後保安及清潔這兩工種空缺,將不會(或不容易)考慮無經驗人員(尤其保安員)由公司慢慢培訓。清潔工,沒有辦公室清潔經驗,則必須要有打掃家務經驗,抱歉,不能爬梯、不懂計劃清潔用品庫存、還要他人照顧者免問。(不同意"沒有辦公室清潔經驗,則必須要有打掃家務經驗"的意見, 僱主話:有就有, 無就無; 而且, 以後請這兩種工種人員, 保安一定要持有效保安牌, 清潔的就要修讀有關清潔的證書課程。)

7. 不擔心其他工種某些欠缺能力或經驗的人繼續擔當該職位,例如每天只能「摺信」,而不能作其他工作的。提高他們的工資的作用,最多只是告訴市民或公司內部人員,公司是所謂良心企業。(僱主話: 公司不是善堂, 不能在工作上"自我增值", 請自己辭退吧!)

8. 由於預計到今年整體薪酬有上調壓力(主要為中低層人員,但人數不少),而不單只有個別工種的薪酬提升,所以企業對於來年加薪及派發花紅會較為審慎。(僱主話: 抱歉! 凍薪已是萬幸, 來年加薪及派發花紅? 休想!)

9. 既然工資預算增多,某些開支需要減少,例如辦公室用品、設備等。(僱主話: 每人要自備廁紙和文具返工!)

10. 跨國投資機構等毋須擔憂,一來最低工資根本未必會影響他們的清潔工或保安員,二來,這等企業根本沒有欠缺能力或經驗的相關人員。(對跨國投資機構而言, 可能長遠影響一個市場的競爭力, 眼見勢頭不對, 都係部署找另一個更好的城市做總部吧!)

11. 有不少企業做不住, 一係結業, 一係裁員; 重災區係一眾酒樓、平民食肆和勞工密集的機構; 可能導致失業率高企, 失業者找不到工作, 就靠申請破欠基金, 基金若是破了產, 就申請綜援, 但加重了納稅人的負擔。

想為勞方長遠設想的話, 寧願減少總工時, 給多點休息時間, 保持一定的生產和競爭力, 最怕做到「過勞死」, 就真的大吉利是了!

2008-05-03

The Show Must Go Wrong

上星期六(四月二十六日), 單人匹馬去了九龍灣的星滙看森美(更正: 係梁志健先生)的處男騷----金牌司儀The Show Must go Wrong。大家或許從報章中看到一些報導, 或者由我概括地講下一些內容。

我係買最貴的門票, 坐中間位置, 但可能前面的觀眾人頭頗大, 所以看左面時有點困難。

初入場時, 原來舞台投射出一些令人會心微笑的語句, 例如: a. 大雄被大雄阿媽罰佢跪下三十分鐘, 呢個時候佢會叫叮噹出甚麼法寶呢? b. 大名養小名, 小名養阿名, 咁邊個養大名?(答案在尾段找)

場騷在八時三十分開始(同一般演唱會一樣, 寫就寫八時十五分, 但一定遲十五分鐘), 共分六部份:

1. 一身黑白西裝但在左面結上大粉紅蝴蝶結的森美出場, 除了唱其主題曲(The Show Must go Wrong)外, 最主要的係諷刺有些主持常講的用語: 例如轉個頭見(您真係自轉自己個頭去看下Part節目嗎?)和有精彩節目等緊您(點解要我等? 我要依家睇呀!)。此外, 森美重提多年前擔任郭富城活動的司儀時竟將城城喚作黎明的尷尬場面,翌日他更登上報章頭條,並被指他這次一定收不到酬勞,但他說:「那次城城沒有嬲我,我也收到錢。」

2. 一身金色西裝(無錯, 都係西裝)的森美講及方力申(小方)前後擔任40多個大使身份(例如奇異果大使和新界北滅罪大使等),森美話:「 劉德華攞咁多獎都可以入健力士世界紀錄,咁小方都可以以大使身份列入世界紀錄。」他亦講及司儀只可以負責遞個獎項俾得獎者(意指只可以掂下個獎),又引申阿媽成日教女兒, 第時找男朋友要有樓在手(暗指依莎貝拉.梁?)他又教我們如何在減肥廣告裡辨認衛蘭, 衛詩甚至盧宛茵; 此外, 他亦引用一些「宣傳易」的廣告來比喻廣告要出位, 有時係需要「騎呢」招數: 例如金x綠水、迷你倉(老外化身清朝人講中文)、暗瘡廣告(喂, 電話公司......)和得x外傭(佢都係我同郷噃)。 最搞野的係森美即場打電話叫薄餅外賣兼調戲女接線生! 係咪整蠱不得而知(我初時以為玩電話哩!), 實情係想做個測試: 是否真的在預定時間(1小時內)送到個薄餅上台。



3. 森美化身成一位深圳廠商主席兼CEO(上圖), 介紹"冒牌i-pod"(愛. 扑), "冒牌i-phone(愛. 風)", "冒牌I.Cam (愛. 禽)"和"愛.G(指儲存量)"! 擺明車馬諷刺某大科技公司(由商標以致產品功能都係!)。 談及流行電子產物時,以「愛. 扑」國語發音代替「I.Pod」, 並加入「防潮下載功能」意指不夠潮的歌曲不能下載到機內,森美說:「好像張偉文、梁雁翎和曾航生的歌便不能下載,譚詠麟也很邊皮,關菊英卻一定可以下載到!」繼而他又以「愛. 禽」國語發音代替「I.Cam」,並稱此機特設「樣衰食蕉功能」:在台上更以八両金的照片作為按鈕圖案。他又將被指整容的傅穎作話題,將她的相片投影在台上的大銀幕,並說:「此相機有大眼睛功能。」即時將相片中的傅穎雙眼變大變小, 指傅穎用了大眼睛功能後說:「她靚到不是凡人是外星人,直情是長江7號(跟著長江7號公仔顯示在銀幕中)。」

4. 森美請了其電台老拍檔小儀和傅穎作嘉賓,請她們扮港姐。她們扮港姐和森美對答,當中"串"港女的意味甚濃(例如口不對心和事事扮識等)其中傅穎以較粗俗的說話回答問題(頂您個x呀)令一些觀眾嘩然。

5. 森美穿上紅衣化身"咪能人", 並謂"咪"係有能量的(即係mic power); 例如導遊一拿起咪, 會令團友俾小費! 最值得一提係: 期時薄餅公司的速遞員送薄餅上台俾森美之餘, 森美仲強行奪取薄餅公司的紅色薄餅袋用作放其手提電腦之用!

6. 最後一part: 森美穿上大會主題T-shirt, 做回自己, 講番自己的心路歷程: 森美重提入行以來做得最錯的一件事,便是當年與小儀因在節目中大搞「我最想非禮的女藝人」選舉而需停職兩個月,他謂:「當時拍攝完無節目十五十六, 有大班記者在外等候,他與小儀致電回家後一起哭。」事後因狗仔隊經常在家門外,導致森美和家人也不能出外(尤其係不能到超級市場購買食物和日用品),才有空坐下來與家人談心事。期間更談及對於停工後人們會否不再接受他的問題,可能日後沒收入需搬到細屋居住,沒有車子駕駛,也沒有工人用,家人也沒所謂地全數支持森美,讓他感到家人、朋友和同學給予他無比溫暖。

個人認為, 森美的處男騷已經做得很好, 有很多笑位(例如:有"mak衣郁, jar住碌竹"會演變成"mak衣郁, jar住陸叔", 以及把股票比喻一隻鬼, 低位時"跌到無影"等); 當然我相信森美亦有參考其他類似的表演(例如林海峰和詹瑞文的形體棟篤笑), 冷場少, 所以氣氛算不錯。改善之處是個無線咪要貼正一點(否則其中一part唱歌就不用咪咀啦), 森美表現有少許緊張(例如曾出短暫忘記台詞和甩咀), 期待他下次做talk騷時, 可以改善下, 應該會更好看。


答案: a. 自動跪完機(諧音: 自動櫃員機) b. 「久仰大名」

2008-04-21

How to motivate?

睇完呢篇報導, 若然您問我, 想上司/僱主讚下我, 還是實質奬勵呢?

希望係 (排名不分先後):
1. 當我做得好時, 讚下我做得好, 肯定我的工作表現。
2. 當我做得辛苦時, 唔好一邊話"辛苦晒您"之餘, 一邊繼續加我的工作搞到我遲收工。
3. 實際一點, 加點人工給我; 但不要加兩倍workload給我。
4. 當我真的放假時, 我可以放得安心一點。
5. 我係唔介意要做管理下屬和決策的工作----只要俾番適當的指引就可以。

睇完CK呢篇, 以下係後加的:

6. 若然您係上司的話, 請讓我過得快樂一點, 唔好成日俾個黑面我睇。

升學談: 再講副學士(加高級文憑)

大家一見到個標題, 心想: 又講?

係呀! 兩年前我已經講過有關副學士問題----只是欠政府承認而已, 好了, 若非科專院和港大SPACE所辦的護理學副學士的資格被護士管理局否定(公大未知結果), 以及社工系副學士的資格問題, 政府根本不會急急腳開記者招待會回應這個問題。

而政府最終解決的方法, 其實是等待更多本地私立大學成立或者本地辦多點自費學士課程才能解決現時副學士畢業生的問題; 然而, 政府知否副學士的死症是甚麼?

到底都是一個錢字。

副學士的學歷是來自美國, 相等於英國學制的高級文憑; 分別在於副學士著重博雅教育, 高級文憑著重技術教授; 美國的副學士發展至今已辦了很多年歷史, 其成功之處有:

1. 美國的副學士的課程由社區學院所辦, 但財政上由政府資助, 當地學生只需付出較便宜的學費便可修讀;
2. 當地的社區學院所辦的課程較多, 既有一般通識教育之餘, 亦有顧及學生未來工作的需要; 即使讀完不打算升讀大學而去就業, 其學歷是當地僱主和政府一早認可; 事實上, 很多美國副學士學生不是個個會選擇升讀大學; 以及
3. 當地的社區學院分佈較多, 當地學生多找較近自己住處的社區學院上課。

反之, 香港的副學士不僅貴到飛起, 而且學院所收的學生之程度參差不齊(即使會考中英數全部不合格都收, 但收了後亦無為那些學生補底, 例如讀番補充有關課程去達到成績合格, 甚至叫他們事後補考番等); 而且無為副學士學生提供足夠職前實習, 或者與僱主合作辦sandwishes course(兩年讀書加一年實習); 加上政府不帶頭率先聘用副學士畢業生, 公私營機構怎會跟隨? 再者, 有些涉及專業範疇的課程(例如工程、護理和社工副學士課程等), 學院未事先向有關專業註冊局作較多的溝通和合作而倉卒地先收學生修讀, 到不被承認其副學士的專業資格時就賴當局如何如何。

最重要的一點, 係大多副學士學生一心想完成副學士課程後, 就打算直入大學; 然而事實係, 本地JUPAS和NON-JUPAS的學位實在太少, 海外大學與本地學院所辦的top-up學士課程多的是, 但其學士程度是否認可, 就要畢業後向學術評核局付錢申請和視乎僱主是否認可。

另一方面, 想提及高級文憑。

除了副學士外, 入讀大學的條件就係持高級文憑; 中文叫法倒是一樣的, 但英文叫法則可稱為Higher Diploma(英國學制)和Advanced Diploma(美國學制)。

大多本地的高級文憑均需兩至四年完成, 除了理工大學外, 城市大學和職業訓練局都辦高級文憑(Higher Diploma)課程; 當然, 港大SPACE和科大CL3等大學持續進修學院亦有辦高級文憑, 但叫法就係Advanced Diploma。

我要提出的問題係: 為何大家都是高級文憑, 但係本地大學寫明只收Higher Diploma, 而不收Advanced Diploma呢? 是歧視還是認為Higher Diploma才是最正統, Advanced Diploma就是不倫不類(別忘記他們的Advanced Diploma都是經由大學本部和持續進修學院審核過有關課程和其質素, 以及定期抽取學生的功課甚至考試答題去做checking分數)?

我亦在若虛兄的文章中提及一件事: 今年二月我去一個學士課程的information briefing, 有位理大茂利(他係某學系Programme leader, 不點名)話,Advanced diploma呢d課程係任d學院點叫! 問題係大學本部(尤其理大)都否定Advanced diploma等於Higher diploma。

除了IVE本身有辦開Higher diploma, 我曾經找過理大, 城大, 以及中大與保良局合辦的社區書院等資料, 發現只有textile & clothing和Hotel management等非商業的課程有夜間兼讀的Higher diploma, 有關商業的Higher diploma一律欠奉。

然而我就著這個問題, 上過政府資歷架構的網站看過以上所辦的高級文憑課程, 全部都有註冊和屬於第四級。

我正是面對這個問題: 莫非叫我去IVE用四年時間重頭再讀過Higher Diploma?

坦白講, 我都想有人幫下我如何解決。

2008-04-01

遠方的您

致遠方的您:

不經不覺, 您已經離開我們五年了; 我們並沒有忘記, 在光與影, 以致舞台的紀錄內, 仍是有您的影子。

一切由American Pie開始, 您獻出您的舞台上的第一次, 瞬即走紅, 甚至大熱; 很多愛慕您的有心人, 只是看您的側面, 就像不羈的風般追著您, 共同渡過多少歲月; 不論春夏秋冬, 還是風繼續吹, 您的歌總是教人無心睡眠。此外, 您的歌教曉我, "I am what I am"; 如遇是非要沉默是金, 只要默默向上游, 就始終會行運; 當時您決定引退, 實在不捨得, 只怕不再遇上, 終於等到緣份再來, 風再起時, 再睹您舞台上的風采。 可是, 上天可能怪您過份美麗, 所以想辦法作弄您。那年四月一日, 您決定離去, 一切已成往事; 您已變成天上的明星, 只是每年今日, 在夜闌人靜時想您的留聲, 此時此刻, 有誰共嗚?

祝安好。

2008-03-08

HRM @ Organization (VII) - Top Management Recruitment

城中一個熱門話題: 廣播署長入職條件降格事件。

記得周融先生於二月二十五日話﹕「我現在站起來,我正式申請做廣播處長這個職位……我不會讓歧視沒有學歷的人得逞,這個世界不容學歷歧視。」原因係立法會議員張文光, 劉慧卿和港台製作人員工會主席麥麗貞均反對「降格招聘」, 認為此為「心水人物」度身訂做,也是對港台侮辱。 矛頭亦直指一些非學位的傳媒界人士, 其中熱門人選是周融先生。

就著這件事, 博客若缺齋前輩余若虛就著這件事發表過意見, 或者係時候講下我對件事的見解。

從來做人力資源的, 都避免時常更改入職要求(Requirement Entry), 一來涉及到要向管理層詳細解釋, 二來若然是外間知道的(尤其係對職級高的職位有興趣的, 一定保持留意有關機構的職位會否再重新招聘), 所帶來的反響絕不可低估。 若然更改入職要求多是要提高學歷和增加職位的技術, 去應付未來工作的要求實屬無可厚非; 但若然係把入職條件降格, 自然會引來機構內外的揣測, 是否為某些人度身訂做, 製造一個虛假的應徵空缺, 還是真的鼓勵業界申請職位, 只有機構才知; 您可以話政府今次做法是不依程序辦事,也沒有向機構內外交代清楚。

至於周融先生那次記者招待會的表現, 毀譽參半; 好的係為很多沒大學學位的人士出了啖氣, 壞的係他太高調地向外公佈申請廣播署長, 影響政府的聘請選擇, 更有很多人要求他避風頭, 暫時離職直至遴選完結為止。

我同意若然他應徵政府職位, 低調處理的話對政府和遴選委員會都會較易接受, 所受的是非亦較少; 對他而言, 人家亦不會批評為有「做秀, 博自我宣傳」之嫌。

但對於有人話「廣播處長沒大學學位,是一種侮辱」, 我深感不滿, 有點兒侮辱了全香港所有沒有大學學位的人; 我承認現時未有大學學位, 原因係剛中學畢業後家人被公司要求退休, 我需要出外工作幫補家計, 一直半工讀。我由低層文職做起, 一直努力地以拼搏和自己的能力去累積超過十年工作經驗, 不論採購, 行政, 管理和人力資源範疇都做過, 當然亦不斷進修來裝備自己, 由證書到今日持有高級文憑(Advanced Diploma)。 我深信聘用人才, 除了學歷, 工作經驗和熟練的技術亦是聘請的關鍵。 最記得的是當年我在私人機構轉職到其所屬----某新界東醫院分部擔任行政助理時, 老闆看重我的不是學歷而是那三年工作經驗, 對份工的熱忱和對機構的認識(後來有機會看那份工的入職要求, 原來是要求中七或以上程度加三年工作經驗)。

所謂「行行出狀元」, 沒有大學學位的人, 不代表不能出人頭地, 亦不代表不能出任高級和管理職位。當然, 要不受社會淘汰, 持續進修亦是大勢所趨。

我亦借此機會, 希望各位沒大學學位的人士不應氣餒, 亦不應受到歧視, 縱然現時入讀海外與本地學府所辦和本地的大學的機會確實比以前多。

最後想講的是, 我決定報讀學士學位, 是為了達成多年來的心願, 以及取多一張職場入場證。

2008-02-23

HRM @ Organization (VI) - Headquarter VS Subsidaries

此篇係有點"急奏章"的味道, 所以容我有點中英夾雜其中。

先後地拜讀CM, CK, 安諾勿斯三位同樣地講地方政治, 令我不期然地想起一間公司如何地擴展成多於一個管理範圍(可以係子公司, 又或者係一個site)。

姑且暫時不講到太遠(如總公司在香港, 分公司在日本這類例子), 實戰例子:

一間大公司, 有三間子公司, 分佈香港島(柴灣), 九龍(旺角)及新界(荃灣), 總部在灣仔, 經營化妝品零售生意。

總部全權負責人手調配, 採購, 訓練和市場策略等決策; 而日常運作(如營業時間和員工更表)和日常財政開支(例如petty cash)等, 則由子公司處理。

可是, 若然在權力分配上甚至管理人的處事態度, 都足以影響到地方(子公司)對中央(總部)的忠誠, 信任, 依賴和服從度等。中央過份放權, 地方擁兵自重(即係地方的管理人擁有親信, 自己友), 管理人權力坐大, 不太服從(甚至當中央"透明"), 就會出現"妹仔大過主人婆"局面; 若然中央有重要政策需要地方推行, 聽話的, 地方會敷衍地推行; 不聽話的, 地方會做些動作來反對中央, 例如提出反建議叫中央"遵從"; 這些都是造成中央事事都忍讓地方, 最終對整體的公司管治是不利的。

睇埋番外篇, 更想到很多很多。

一般而言, 以我做了若干年工作經驗(至少五年以上), 但凡有員工不幸入院"大修"和女同事去"生產", 較大機構的做法係為子公司/部門請一個臨時工幫手, 但中小企的子公司/部門/team呢? 女同事預先通知了要去"生產"就話一定要請個臨時工幫手; 但係員工不幸入院"大修"呢, 以中小企有限的財政加繁重的工作量, 要請一個臨時工就需要額外時間和資源去做(由刊登招聘廣告至成功請到人回來整個招聘程序), 若然各位見工者不合要求, 甚至就算請到那位臨時工, 做一天就"玩失蹤", 中小企又要浪費人力物力去做。在如此緊絀的人手, 財政和資源下, 情形就如CK所講: 由得那部門/team的員工加班啦!

最奇的係, 通常那種臨時工, 由於工作時期短, 對公司以致工作環境少歸屬感, 好多時都受到所屬部門/team歧視(例如不幫手, 單單打打等), 甚至見過有臨時工突然人間蒸發, 也許是被逼走的。

處理得好, 加上部門/team員工團結, 士氣就會穏定甚至變好。但處理不當, 部門/team員工不團結, 亦是部門/team以致整個機構的危險伏線, 甚至係計時炸彈。

至於一個子公司, 部門和team, 人數要多少容易管理呢? 多年經驗告訴我, 人多未必係好辦事, 太少人未必好管理; 若然業務需要多人工作的, 以一team人去管理和加強溝通會較好。安排team的人手時, 亦要留意team member的特質; 上司甚至老闆在管理員工無能, 又或者個員工惡過上司兼當他無到, 就算個team人才濟濟但各懷鬼胎, 無團結精神可言, 都是計時炸彈。

回歸基本步:做好內部溝通, 有些機構甚至為員工"統戰", 但"統戰"是好是壞, 恕我不便評論。

總結: 以書本加實戰多年經驗而言, 管理員工從來就是一個大學問。

後記: 太遲至出此篇, 累到各位街坊友好等到頸都長埋, 罪過罪過, 我只好致以萬二分歉意。

2008-02-19

永遠懷念

剛從新聞中得悉她的離去, 心情很難過。

她帶給我們, 以致全球華人的歡笑, 她對工作的熱誠和認真, 亦是我的學習對象。

看她做大型綜合節目, 就知何謂"壓得住台型"。

看她做趣劇和笑片, 往往令人捧腹大笑。

早前為了欣宜扮公主之事向傳媒大動肝火, 就知她如何愛錫欣宜。

一直知悉她不斷與惡疾搏鬥, 從報章雜誌中見她消瘦不少, 身上有些潰傷; 但她仍積極面對, 在傳媒的鎂光燈下仍出外吃飯剪髮。

她最後亮相在台慶頒奬典禮, 得到光輝大奬, 坐著輪椅, 聲音有點沙啞的她說她一定會康復, 應承大家再次在螢光幕見面。 那一刻, 我心情很激動。

對她的離去, 是演藝界的一大損失, 香港失去了一個具代表性的人物。但另一方面, 她, 欣宜和其家人都承受不少痛苦和壓力, 或者上天召她回去, 亦令她們得到解脫。

希望欣兒和其家人可以節哀順變, 勇敢和堅強地生活下去。

我們永遠懷念她, 開心果之名, 永遠都屬於沈殿霞, 願她得到安息。

2008-02-13

零八年二月十四

請不要問, 這天如何地過。

亦請不要問, 這天想起哪一個。

讓我決定自己的快樂。

2008-02-06

Wish you have a Happy Lunar New Year of Rat!



明日(二月七日)為戊子年年初一, 先預祝大家心想事成! 身體健康! 工作順利! 出入平安!

新一年, 新開始! 希望戊子年出多點文章給大家分享分享!

代郵: 因要在二月中前完成緊急私務, 所有之前應承大家回覆的文章, 待完成私務後順延貼上有關回覆, 敬請見諒!

2008-01-05

Man In Central - 人在中環

08年第一篇, 就寫這個題目。

07年中, 收到渣老闆的文集。



08年, 千呼萬喚, CK老闆的文集出版了。



作為長期其博客的"客仔", 第一時間購買以作支持也。

現在還是細味當中, 遲些才作小小書評, 但若然作出少許文字意思上的修改(例如減番少許太俗的語句), 可能更好。

如果發現有位中國籍的女子, 手拿著《人在中環》閱讀, 下班時分於旺角東站乘著港鐵前往新界的, 那個人可能是我。

又, 之前在「聖誔交叉扑」, 我把文章放到某博客處, 只有上集, 下集將不日放上。

************************************************************************

後話:

您話CK老闆是否對某些人偏心呢? 我覺得"係"。

至少您可以問其他blogger: 有多少人收到CK老闆的書呢?

這番話, 只是講實情而已。

給我出啖氣都可以吧!

【2020年唯一介紹無綫劇集《降魔的2.0》】 「今日唔係終結,而係一個過程,一個新嘅開始。」 睇慣我寫的電視介紹文,係甚少介紹無綫劇集,近兩年來只係一年一至兩套(上年本來想寫《金宵大廈》,卻忙於功課而作罷),《降魔的2.0》或者係自己今年唯一一套會寫的電視介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