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到鎚兄有篇文章, 好似講緊自己的經歷, 簡直「灰爆」。
又係俾自己一個藉口發表偉論的時候。
講番鎚兄朋友的遭遇, 對公司盡心盡力, 工作量大都肯加班(實情是否如此, 等鎚兄證實一下), 但到頭來, 這四年來全公司人工加得最少,花紅分得最少, 但加班加得最多的, 係鎚兄的朋友, 到了依家這個地步, 鎚兄的朋友心灰意冷, 決心求去。
四年前, 亦即係差不多「後沙士」時期, 薪酬普遍偏低, 但於零五年之後, 香港經濟開始慢慢得到改善, 薪酬亦得到相應調整。
但鎚兄的朋友去到依家才話走, 其實已經很遲, 因為依家正值香港經濟放緩和高通脹時期, 有些機構已經捱不住成本上升, 租金和員工薪酬上漲, 老闆們一係就延遲甚至不再聘請人手(不論是否增加人手去擴展業務還是填補空缺), 一係就索性結業大吉。
鎚兄唔明為何他的朋友仲收緊四年前沙士時期份人工, 只好講句係他的朋友對公司太重感情。我仲記得, 零二年我的舊僱主(係一間私人機構)剛剛和某大公營機構的某駐守地區續到三年合約, 但條件係在某駐守地區工作的全體員工必須減薪20%和廢除花紅制度; 當時正值金融風暴, 市道很差, 不是裁員就係凍薪; 當時曾經想過學一些初級員工一樣不續約, 一邊休息一邊找工作, 但係當時自己工作經驗太淺(不計之前幾份臨時工那累積的工作經驗, 計過只得兩年工作經驗), 加上公司挽留, 最終不但留下來, 還與公司一同經歷"沙士"那段不景氣的日子。
然而亦從零二年起, 開始我返工返八時三十, 但加班加到十一時的日子, 因為工作量一直有升無減, 當時駐區的管理層亦無好好正視和檢討那個問題, 又或者認為我當時的學歷低, 不值得重視罷。
兩年合約過去了, 舊公司又和某大公營機構的某駐守地區續多三年合約, 初級員工薪酬提升了5%, 但身為管理層一份子的我, 竟然要繼續收取零二年的薪酬(按:當時亦沒有給乎甚麼津貼, 凍薪不只是我, 亦包括駐區的管理層), 我覺得心灰意冷, 再繼續留下來直到合約完結亦毫無意思, 於是一邊繼續工作, 一邊找份新工作, 終於在零五年十二月中正式轉去一間中小型的公營機構工作。
不過, 再之後的事, 認識我的人應該會知道我現在做哪間機構吧。
難聽地講, 我不會像思爸般為公司打一世工作, 原因係員工不僅要維持自己在機構甚至社會上的生產力和工作能力, 還要不斷吸收新的知識, 免於落後甚至被機構和社會淘汰。
引用番鎚兄之言:
香港既老闆要不斷換血,有好多理由:
睇死員工出面搵唔倒工
覺得公司冇話冇左邊個會唔掂,因為佢公司系統夠完美(?)
所有職位,都好容易請人,所以冇需要留人
一個人假如萬三蚊人工,走左後請返個要萬四,okay。呢個係市價
一個人假如萬三蚊人工,你無啦啦用萬四去「留人」,係 on9。
深信員工喜愛佢地既工作,唔需要錢,咁做咩要俾錢佢?(就好似楊沛宜被安排代唱己經「不遺憾,開幕式上有自己的聲音已經很滿足了」,咁做乜仲要俾 credit 佢?)
我當然希望公司肯 keep 員工,讓公司知識「滾存」:
呢個世界冇一模一樣既職位,要換血,永遠都係蝕(除非佢跟本就唔係做野)
舊人離職先請人,永遠都唔能夠將足夠既知識留底俾其他人
舊人要將知職教導後人,亦讓新人帶入新思維,舊人才可以再進一步,與公司一起成長
公司氣氛良好,因為員工都係相識多年,習慣一起工作
未講之前, 可以睇下CK的觀點。
有些私營機構, 很愛換血, 除了認為容易請人(按:市道好就可以咁講, 市道差就......)、為了減省薪酬成本(例如要求高薪員工自動離職, 請臨近退休的員工食「肥雞餐」等)和公司系統夠完美(梅麗史翠普於電影「穿Parda的惡魔」所飾演的惡死上司角色就係恃住間公司夠出名, 就算走一個員工都唔怕請唔到人, 於是乎不斷欺負員工, 睇死員工唔敢走), 一些知識很容易就要更新的工種和行業(I.T.工種就係好例子), 若然係年資久但對行業知識不能與時並進的員工, 就成為公司的換血和裁員的新目標。
然而那些機構卻忽視了一些事情:
1. 請走了舊血, 迎來了新血; 但那些機構的「倖存者」呢? 他們一方面對於舊血有一定的工作上的默契和交情, 目睹舊血突然之間要離職, 固然需要時間適應如此巨大的轉變, 但另一方面又怕自己成為公司新一批換血和裁員目標; 再加上新血需要「倖存者」指導和「倖存者」難免和新血有所磨合,「倖存者」會士氣低落。
2. 「倖存者」的心理得唔到應有的發洩或者輔導, 久而久之就會和新血甚至公司管理層對著幹, 影響公司日常運作。
3. 「倖存者」只有兩條路走: 一係自己辭工, 一係繼續做下去; 不過為了可以在公司繼續生存, 保住飯碗、公司地位甚至面子(有些人會保住), 向新血立下「威嚴」: 面對新血時態度冷淡, 甚至唔教識新血一些重要的工作知識, 當新血在工作時「撞板」,「倖存者」就斥責新血, 兼在其上司面前「示威」, 讓新血可以自動請辭。
至於"一個人假如萬三蚊人工,走左後請返個要萬四,okay, 呢個係市價。一個人假如萬三蚊人工,你無啦啦用萬四去「留人」,係 on9。"或者可以咁講:
員工離職, 老闆急於請人, 若然學歷加經驗真係「值」, 加上萬三同萬四只係相差一千, 在一些應徵者角度而言都係「差唔多」,咁事實上呢個的確係市價; 然而, 有老闆認為加一千去留一個舊人係「戇狗」的做法, 最大可能係睇死個員工唔係為了一千大元而跳槽(事實係:零五年年中舊私人公司的人事部經理都係睇死我唔走, 但點知......我走俾佢睇)和覺得呢個員工「唔值得」加人工, 例如工作表現和工作技術等; 不過, 話市儈又好, 自我感覺良好又好, 加人工始終係對員工的一種鼓勵; 當然, 公司留人但唔加人工, 可以有大大小小的理由, 更有些是不能宣之以口的理由, 如CK所講:佢地既工作表現又未至於差到我要主動炒佢魷喎。我會叫呢類員工做「雞肋員工」,唔係話佢地一定唔好,但係佢地同老闆既關係,又的確係處於一種「食之無味」既情況當中。只係, 個員工在公司的地位, 真係會低其他人一截, 於是乎其工作態度變成「做又三十六, 唔做又三十六」。
若然我係人事部經理甚至老闆, 若然要留人, 我會盡力客觀地決定是否以加薪酬予以挽留(按:問題係如何客觀地決定? 因為人本身係容易主觀地分析件事), 排名不分先後, 其中包括:
1. 員工的工作表現 (看performance appraisal係其中一個方法);
2. 員工的工作態度;
3. 員工的工作技術和知識(例如有否進修去update知識)。
當然員工決定要走(尤其係知道員工已經接受過檔第二間機構這個事實), 就算老闆俾多五千元, 員工都未必會回心轉意。
仲有想回應下洗牌論、阿哥看HRM同阿哥看一天員工篇, 容後再講(希望大家仲等得的話)。
2008-08-28
2008-08-21
嘩嘩嘩! 有個颱風鸚鵡打到嚟!
引用天文台今天(8月21日)的颱風路徑圖和有位朋友寄給我的電郵, 看看明天(8月22日)是否不用返工耶?

最新風球消息
8/21 5:00pm 三號強風信號 (對不起, 唔中; 在8月21日晚上8時40分掛了三號風球)
8/22 4:00am 八號東北烈風信號 (8月22日早上7時40分發出)
8/22 10:00am 九號 (8月22日下午1時40分發出, 話唔定掛十號風球)
8/22 1:00pm 八號東南烈風信號
8/22 10:00pm 三號強風信號
鸚鵡除在昨晚初時短暫向西北移動外,於午夜至今晨均採取較偏西方向移動。天文台已大幅修改對鸚鵡未來路徑的預測圖。根據最新預測,鸚鵡有可能會在明午初時在香港東面一百公里內掠過。而日本及廣東方面最新的預測更是颱風鸚鵡會正面吹襲香港。如有關預測誤差不大,本港有可能明日清晨至早需要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可能維持至黃昏);如鸚鵡正面吹襲香港或極為接近香港(在五十公里內掠過),更有可能在中午左右要發出九號烈風或暴風增強信號,甚至十號颶風。
又引用埋天文台的講法。
......按照現時預測路徑,鸚鵡會於明日(八月二十二日)相當接近香港,本港風勢將進一步增強及有狂風大雨。
CK老闆應該驚緊, 不過無可否認, 這個颱風鸚鵡係比起之前的颱風的威脅性強好多(它係在八月十八日早上八時由熱帶風暴, 到該日晚上八時已是強烈熱帶風暴, 去到八月十九日八時已經增強成為一個颱風, 現時最高持續風速係約每小時139-148公里), 所以大家務必要留意風暴動向和做好防風措施。
俾一個心得俾大家, 係以較民間少少的角度去看未來一兩天的天氣會否惡劣:
1. 看天氣圖;
2. 看傍晚的天氣: 黃昏的天色是否變成紅色甚至紫紅色, 這些天色代表天氣可能於一至兩日後天氣轉差(包括落雨和打風);
3. 夏天天氣酷熱, 潮濕加有煙霞, 兼有空氣異常污濁之餘, 小昆蟲有異動(如蜻蜓低飛、突然有飛蟻出沒和螞蟻、蟑螂在地面出沒次數多等), 亦是先兆。
個人非官方預測: 小則掛八號風球(因為依照現時颱風所行的路徑圖, 明天應會最接近香港, 約在香港400公里範圍內), 大則掛九號風球都唔出奇(因為太靠近本港啦)!
(以上非官方預測, 純粹玩票性質, 切勿認真; 風向隨時會變, 若然天文台唔掛八號同九號風球, 大家唔好賴我!)
希望這個颱風不要帶來人命和財產損失就可以了。

最新風球消息
8/21 5:00pm 三號強風信號 (對不起, 唔中; 在8月21日晚上8時40分掛了三號風球)
8/22 4:00am 八號東北烈風信號 (8月22日早上7時40分發出)
8/22 10:00am 九號 (8月22日下午1時40分發出, 話唔定掛十號風球)
8/22 1:00pm 八號東南烈風信號
8/22 10:00pm 三號強風信號
鸚鵡除在昨晚初時短暫向西北移動外,於午夜至今晨均採取較偏西方向移動。天文台已大幅修改對鸚鵡未來路徑的預測圖。根據最新預測,鸚鵡有可能會在明午初時在香港東面一百公里內掠過。而日本及廣東方面最新的預測更是颱風鸚鵡會正面吹襲香港。如有關預測誤差不大,本港有可能明日清晨至早需要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可能維持至黃昏);如鸚鵡正面吹襲香港或極為接近香港(在五十公里內掠過),更有可能在中午左右要發出九號烈風或暴風增強信號,甚至十號颶風。
又引用埋天文台的講法。
......按照現時預測路徑,鸚鵡會於明日(八月二十二日)相當接近香港,本港風勢將進一步增強及有狂風大雨。
CK老闆應該驚緊, 不過無可否認, 這個颱風鸚鵡係比起之前的颱風的威脅性強好多(它係在八月十八日早上八時由熱帶風暴, 到該日晚上八時已是強烈熱帶風暴, 去到八月十九日八時已經增強成為一個颱風, 現時最高持續風速係約每小時139-148公里), 所以大家務必要留意風暴動向和做好防風措施。
俾一個心得俾大家, 係以較民間少少的角度去看未來一兩天的天氣會否惡劣:
1. 看天氣圖;
2. 看傍晚的天氣: 黃昏的天色是否變成紅色甚至紫紅色, 這些天色代表天氣可能於一至兩日後天氣轉差(包括落雨和打風);
3. 夏天天氣酷熱, 潮濕加有煙霞, 兼有空氣異常污濁之餘, 小昆蟲有異動(如蜻蜓低飛、突然有飛蟻出沒和螞蟻、蟑螂在地面出沒次數多等), 亦是先兆。
個人非官方預測: 小則掛八號風球(因為依照現時颱風所行的路徑圖, 明天應會最接近香港, 約在香港400公里範圍內), 大則掛九號風球都唔出奇(因為太靠近本港啦)!
(以上非官方預測, 純粹玩票性質, 切勿認真; 風向隨時會變, 若然天文台唔掛八號同九號風球, 大家唔好賴我!)
希望這個颱風不要帶來人命和財產損失就可以了。
2008-08-14
農曆七月十四
(以下內容絕無恐怖或驚嚇成份, 任何人等均可閱讀; 然而有特殊宗教背景人士, 請自行衡量)
農曆七月十四日就是民間的節慶----孟蘭節的日子,又稱「中元普渡」; 是目前民間最重要的節慶之一。民間俗稱農曆七月為「鬼月」,相傳陰司地府於七月初一這一天「開啟鬼門」,讓孤魂野鬼重返陽世享受奉祀,直到七月三十日才「關鬼門」。因此,農曆七月是諸事不宜、禁忌最多的月份(包括婚嫁)。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的中元普度,是七月份普度祭祀的最高潮,在古代,民間在這一天以剛收成的新穀祭拜祖先。
中元普度是道教的「中元節」和佛教的「盂蘭盆會」兩個民俗節日的結合。
佛教的中元節是宣揚孝道為主,旨在勸善教化。而道教則是解脫超渡罪孽餓鬼。
佛教說法: 「孟蘭盆」乃梵文「解救倒懸」之意。依照佛家的說法,七月十五日這天是僧徒功德圓滿的日子,佛教徒在當天舉行「盂蘭盆法會」供奉佛祖和僧人。
據大藏經的記載,「盂蘭盆(ullambana)」是梵語,「盂蘭」意思是「倒懸」;「盆」的意思是「救器」,所以,「盂蘭盆」的意思是用來就倒懸痛苦的器物,衍生出來的意思是:用盆子裝滿百味五果,供養佛陀和僧侶,以拯救入地獄的苦難眾生。這種儀式最早從南北朝時代目連救母的功德法會中開始流行。
相傳有位孝子叫目蓮, 目蓮的母親做了很多壞事,死後變成了餓鬼,目蓮知道後十分傷心,就運用法力,將一些飯菜拿給母親吃 ,可是飯一到母親口邊就化為灰焰,釋迦牟尼佛告訴他,必須集合眾人的力量,於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置於盆中,供養十方僧人,以此般功德,其母方能濟度,目蓮依佛意行事,其母終得解脫, 這個故事就係「目蓮救母」。後世信奉佛教的富戶為了做到「百善孝為先」,在農曆七月十五日前後,請來和尚、尼姑唸經祈禱,其時擺設佛壇、香案,並供上酒菜,虔誠之至。而和尚、尼姑所唸之經文多為盂蘭盆經,以此來追念亡父亡母,有的追祭甚至遠及七代以上,因此又名「盂蘭節」。
後來這一傳說形成一種民間習俗,並逐漸演變,從供養僧人演變成供養鬼魂。每年到了農曆七月中,人們都會宰雞殺鴨,焚香燒衣,拜祭由地府出來的餓鬼,用以化解其怨氣,不致於為禍人間。久而久之,就有了盂蘭盆節這一節日。
道教說法: 七月十五日便稱「中元」--用以赦免亡魂的罪。(中元法事是為亡魂赦罪,但是絕對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減輕了一些,希望他們旱日安息)
相傳七月地獄大門開放一個月,所有的無主孤魂全從陰間出來,到陽間找東西吃,因此各地方都紛紛在這一個月舉行「普度」的祭祀儀式。從前,各地輪流進行普度,把七月的每一天安排得滿滿的,引起孤魂野鬼的酗酒、毆鬥事件﹔後來的普度便統一在七月十五日舉行。
所以每逢農曆七月初一至十四, 您會見到人們會於入黑(多是黃昏六時至八時)後,帶備香燭、金銀衣紙和一些祭品如豆腐、芽菜和白飯等在路邊拜祭一番。
"盂蘭勝會”打齋附薦先人的習慣亦行之不絕。舉辦盂蘭勝會的地區有樂富、黃大仙和土瓜灣尾等。盂蘭勝會中最重要的就是打齋的儀式。而“派米”的習俗亦未有因時代而改變,原意是為先人消災解難,那些一袋袋的白米,稱之為「平安米」,任何人都可以排隊領取,現在的對象則以長者為主。當然亦不得不提神功戲, 多在九龍灣和一些新界地區表演。
我記得有一段時期在醫院工作, 大多工友想求個安心就夾錢買祭品拜祭, 舊公司亦同意於每年七月十四的黃昏時份安排一些自願的休班同事帶備香燭、金銀衣紙和一些祭品如豆腐、芽菜和白飯等在路邊拜祭一番, 直至我離開舊公司為止, 有否延續下去就不得而知。
人們一般認為七月十五是鬼節的正日,亦是鬼門大開的日子,那時候陰氣是全個月裡最重的,所以有傳當晚最好不要出街,以免撞鬼。除此之外,也不要亂說一些不吉利或得罪靈界的說話,以免招惹陰靈。
其實, 即使在其他日子, 是否同樣要謹慎講話和凡事小心呢?
農曆七月十四那一天, 信奉佛教和道教的您, 燒咗紙未?
農曆七月十四日就是民間的節慶----孟蘭節的日子,又稱「中元普渡」; 是目前民間最重要的節慶之一。民間俗稱農曆七月為「鬼月」,相傳陰司地府於七月初一這一天「開啟鬼門」,讓孤魂野鬼重返陽世享受奉祀,直到七月三十日才「關鬼門」。因此,農曆七月是諸事不宜、禁忌最多的月份(包括婚嫁)。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的中元普度,是七月份普度祭祀的最高潮,在古代,民間在這一天以剛收成的新穀祭拜祖先。
中元普度是道教的「中元節」和佛教的「盂蘭盆會」兩個民俗節日的結合。
佛教的中元節是宣揚孝道為主,旨在勸善教化。而道教則是解脫超渡罪孽餓鬼。
佛教說法: 「孟蘭盆」乃梵文「解救倒懸」之意。依照佛家的說法,七月十五日這天是僧徒功德圓滿的日子,佛教徒在當天舉行「盂蘭盆法會」供奉佛祖和僧人。
據大藏經的記載,「盂蘭盆(ullambana)」是梵語,「盂蘭」意思是「倒懸」;「盆」的意思是「救器」,所以,「盂蘭盆」的意思是用來就倒懸痛苦的器物,衍生出來的意思是:用盆子裝滿百味五果,供養佛陀和僧侶,以拯救入地獄的苦難眾生。這種儀式最早從南北朝時代目連救母的功德法會中開始流行。
相傳有位孝子叫目蓮, 目蓮的母親做了很多壞事,死後變成了餓鬼,目蓮知道後十分傷心,就運用法力,將一些飯菜拿給母親吃 ,可是飯一到母親口邊就化為灰焰,釋迦牟尼佛告訴他,必須集合眾人的力量,於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置於盆中,供養十方僧人,以此般功德,其母方能濟度,目蓮依佛意行事,其母終得解脫, 這個故事就係「目蓮救母」。後世信奉佛教的富戶為了做到「百善孝為先」,在農曆七月十五日前後,請來和尚、尼姑唸經祈禱,其時擺設佛壇、香案,並供上酒菜,虔誠之至。而和尚、尼姑所唸之經文多為盂蘭盆經,以此來追念亡父亡母,有的追祭甚至遠及七代以上,因此又名「盂蘭節」。
後來這一傳說形成一種民間習俗,並逐漸演變,從供養僧人演變成供養鬼魂。每年到了農曆七月中,人們都會宰雞殺鴨,焚香燒衣,拜祭由地府出來的餓鬼,用以化解其怨氣,不致於為禍人間。久而久之,就有了盂蘭盆節這一節日。
道教說法: 七月十五日便稱「中元」--用以赦免亡魂的罪。(中元法事是為亡魂赦罪,但是絕對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減輕了一些,希望他們旱日安息)
相傳七月地獄大門開放一個月,所有的無主孤魂全從陰間出來,到陽間找東西吃,因此各地方都紛紛在這一個月舉行「普度」的祭祀儀式。從前,各地輪流進行普度,把七月的每一天安排得滿滿的,引起孤魂野鬼的酗酒、毆鬥事件﹔後來的普度便統一在七月十五日舉行。
所以每逢農曆七月初一至十四, 您會見到人們會於入黑(多是黃昏六時至八時)後,帶備香燭、金銀衣紙和一些祭品如豆腐、芽菜和白飯等在路邊拜祭一番。
"盂蘭勝會”打齋附薦先人的習慣亦行之不絕。舉辦盂蘭勝會的地區有樂富、黃大仙和土瓜灣尾等。盂蘭勝會中最重要的就是打齋的儀式。而“派米”的習俗亦未有因時代而改變,原意是為先人消災解難,那些一袋袋的白米,稱之為「平安米」,任何人都可以排隊領取,現在的對象則以長者為主。當然亦不得不提神功戲, 多在九龍灣和一些新界地區表演。
我記得有一段時期在醫院工作, 大多工友想求個安心就夾錢買祭品拜祭, 舊公司亦同意於每年七月十四的黃昏時份安排一些自願的休班同事帶備香燭、金銀衣紙和一些祭品如豆腐、芽菜和白飯等在路邊拜祭一番, 直至我離開舊公司為止, 有否延續下去就不得而知。
人們一般認為七月十五是鬼節的正日,亦是鬼門大開的日子,那時候陰氣是全個月裡最重的,所以有傳當晚最好不要出街,以免撞鬼。除此之外,也不要亂說一些不吉利或得罪靈界的說話,以免招惹陰靈。
其實, 即使在其他日子, 是否同樣要謹慎講話和凡事小心呢?
農曆七月十四那一天, 信奉佛教和道教的您, 燒咗紙未?
2008-08-04
走過會考的日子
再過多幾年, 「會考」一詞將變成歷史。
作為會考過來人的我, 希望在此分享我的經驗, 希望各位朋友明白人生難免會有挫折, 放眼未來, 把得失看輕一點。
N年前的我, 中學成績不算很好, 當時不太懂掌握讀書技巧(依家就好好多), 唯一係讀書真的用心和勤力。
當時思媽沒有工作, 思爸要退休(他到了退休年齡, 他所工作的機構要求他退休), 思兄當時正在讀設計, 面臨財政危機。
當時已經打算中五畢業後不升讀中六, 轉讀職業訓練局的日間文憑課程(當時估計得十二分或以下); 但當派會考成績的一刻, 真係呆立當場, 欲哭無淚。
我只得五科合格。
當時職業訓練局尚未通知我的申請是否接納(後來係去到八月中才收到通知: 不成功, 而且當時的職業訓練局沒有像現在般多學位和選擇), 當時手提電話沒有現時般普及, 心急如焚的我只好致電給家人知道我的成績如何和立即「撲」區內學校重讀, 但所有學校的回覆都是「等等, 我們要在x時左右才接受申請」。
記得差不多到中午的時候, 天氣悶熱, 一個人由自己的母校走去另一間中學(需時約二十五至三十分鐘), 其實很累, 心情很差, 但不敢向家人告知, 最後思媽話:「您都係回家吧啦」。
當初是有堅持重讀中五, 但亦是家中經濟突然出現問題而放棄, 甚至乎後來連職業訓練局最終都不接納我的申請(我試過拿著成績去叩門都不成功), 加上不能負擔讀私校的費用, 在最不情願之下, 只好選擇就業, 晚間讀書。
畢竟當時我係區內名校畢業, 而班內大部份同學都選擇升中六或重讀中五(反而無聽過有同學入到讀職業訓練局的日間文憑課程), 因而不想中學同學知道我當時的境況。
然而, 持著一張中五畢業證書, 一張會考證書加一張LCCI初級簿記證書, 在當時而言已卻不能足以幫助找到一份文職工作, 即使寄了很多求職信, 亦因欠缺工作經驗而音訊全無, 得不到面試機會。
那段剛畢業的整年, 是最難過, 失意和不開心的日子, 無奈卻講不出聲, 不想家人和朋友擔心, 唯有把不開心的心情收在心中。
幸好那年六月期間於一間會計師事務所做辦公室助理(一直做到九月尾), 有了短短的工作經驗, 亦幫助我轉去一份薪酬好(於當時工作經驗尚淺兼未有足夠工作技能而言)但只是臨時性質的醫院文職工作; 雖然那份工作最終不能轉為長工(因為涉及部門人手經費問題而不能續約), 但亦對倉務管理和採購產生一點興趣, 促使我申請修讀職業訓練局夜間倉務管理證書課程, 開始了我的半工讀生涯。
雖然如此, 當時的我仍未找到真正想參與的工作。
直到到一間私人外判機構做行政助理, 主理人力資源管理後, 我才找到興趣所在。
之後到現在, 我不僅累積了一定的工作經驗, 工作範疇由行政、採購、人力資源管理、甚至參與管理員工都有, 而且由證書, 讀至文憑及高等文憑, 現在就申請修讀學士學位。
至於當時前路茫茫而弄得不開心的情緒, 早於完成夜間倉務管理證書後就抛開了。
雖然走的路和需要的時間無疑係比別人長和曲折, 但總好過連一點興趣都找不到而一事無成, 而且提早進入社會做事, 就明白和見識到職場上不少陰暗和不平的事情, 懂得如何去處理。
當然, 知道會考結果之前, 要放鬆心情和有最壞的心理準備(如最低分數大概會是多少), 和預備成績好和差時如何計劃自己的出路, 如有不明白可請教師長。
路, 原是人走出來的, 甚至親手掘出來。
會考或高考失敗不代表以後如是, 前面的路還是要繼續行, 只要有上進心和努力, 沒有過不到的難關。
願以此文共勉之。
******************************************
輕舟已過萬重山, 以下有朋友分享其會考的故事:
薯麥吐納日誌: 終於走過了會考
作為會考過來人的我, 希望在此分享我的經驗, 希望各位朋友明白人生難免會有挫折, 放眼未來, 把得失看輕一點。
N年前的我, 中學成績不算很好, 當時不太懂掌握讀書技巧(依家就好好多), 唯一係讀書真的用心和勤力。
當時思媽沒有工作, 思爸要退休(他到了退休年齡, 他所工作的機構要求他退休), 思兄當時正在讀設計, 面臨財政危機。
當時已經打算中五畢業後不升讀中六, 轉讀職業訓練局的日間文憑課程(當時估計得十二分或以下); 但當派會考成績的一刻, 真係呆立當場, 欲哭無淚。
我只得五科合格。
當時職業訓練局尚未通知我的申請是否接納(後來係去到八月中才收到通知: 不成功, 而且當時的職業訓練局沒有像現在般多學位和選擇), 當時手提電話沒有現時般普及, 心急如焚的我只好致電給家人知道我的成績如何和立即「撲」區內學校重讀, 但所有學校的回覆都是「等等, 我們要在x時左右才接受申請」。
記得差不多到中午的時候, 天氣悶熱, 一個人由自己的母校走去另一間中學(需時約二十五至三十分鐘), 其實很累, 心情很差, 但不敢向家人告知, 最後思媽話:「您都係回家吧啦」。
當初是有堅持重讀中五, 但亦是家中經濟突然出現問題而放棄, 甚至乎後來連職業訓練局最終都不接納我的申請(我試過拿著成績去叩門都不成功), 加上不能負擔讀私校的費用, 在最不情願之下, 只好選擇就業, 晚間讀書。
畢竟當時我係區內名校畢業, 而班內大部份同學都選擇升中六或重讀中五(反而無聽過有同學入到讀職業訓練局的日間文憑課程), 因而不想中學同學知道我當時的境況。
然而, 持著一張中五畢業證書, 一張會考證書加一張LCCI初級簿記證書, 在當時而言已卻不能足以幫助找到一份文職工作, 即使寄了很多求職信, 亦因欠缺工作經驗而音訊全無, 得不到面試機會。
那段剛畢業的整年, 是最難過, 失意和不開心的日子, 無奈卻講不出聲, 不想家人和朋友擔心, 唯有把不開心的心情收在心中。
幸好那年六月期間於一間會計師事務所做辦公室助理(一直做到九月尾), 有了短短的工作經驗, 亦幫助我轉去一份薪酬好(於當時工作經驗尚淺兼未有足夠工作技能而言)但只是臨時性質的醫院文職工作; 雖然那份工作最終不能轉為長工(因為涉及部門人手經費問題而不能續約), 但亦對倉務管理和採購產生一點興趣, 促使我申請修讀職業訓練局夜間倉務管理證書課程, 開始了我的半工讀生涯。
雖然如此, 當時的我仍未找到真正想參與的工作。
直到到一間私人外判機構做行政助理, 主理人力資源管理後, 我才找到興趣所在。
之後到現在, 我不僅累積了一定的工作經驗, 工作範疇由行政、採購、人力資源管理、甚至參與管理員工都有, 而且由證書, 讀至文憑及高等文憑, 現在就申請修讀學士學位。
至於當時前路茫茫而弄得不開心的情緒, 早於完成夜間倉務管理證書後就抛開了。
雖然走的路和需要的時間無疑係比別人長和曲折, 但總好過連一點興趣都找不到而一事無成, 而且提早進入社會做事, 就明白和見識到職場上不少陰暗和不平的事情, 懂得如何去處理。
當然, 知道會考結果之前, 要放鬆心情和有最壞的心理準備(如最低分數大概會是多少), 和預備成績好和差時如何計劃自己的出路, 如有不明白可請教師長。
路, 原是人走出來的, 甚至親手掘出來。
會考或高考失敗不代表以後如是, 前面的路還是要繼續行, 只要有上進心和努力, 沒有過不到的難關。
願以此文共勉之。
******************************************
輕舟已過萬重山, 以下有朋友分享其會考的故事:
薯麥吐納日誌: 終於走過了會考
2008-08-03
升學談 (iii): 選擇合適升學途徑 (應屆中五、中七畢業生以及有志升學的人士可留意)
這篇文雖然遲了刊出(其實原定打算在中七放榜當日刊出), 但我覺得係有逼切性刊出這篇文章, 不願意見到中五和中七畢業生以及有志升學的人士誤墮各式各樣升學陷阱; 如有需要, 我考慮把它長置。
閱讀之前, 請務必留意以下細節:
1. 以下內容乃參考多個升學討論區、若缺齋老人之部落格和筆者十年來半工讀經驗及多年招聘員工的經驗而成, 歡迎轉載,然而請註明出處。
2. 本篇並非針對所有私人辦學機構和團體, 事實上本地有一部份私人辦學機構和團體, 務實而不誇大地舉辦進修課程, 令公眾從學習中獲得所需的知識; 然而部分害群之馬和圖利之學店, 誇大其詞, 借舉辦課程講座和進修課程為名去歛財, 誤導申請人白白浪費金錢之餘, 完成課程後卻得不到認可資格。有關不當的行為必須予以嚴打。
3. 建議讀者如遇到任何問題時, 應尋求適當的意見。此文章不應被依靠作為適當的意見的一個取替。當準備此文章時, 已合理地小心, 然而任何人如因信賴此文章內容中含有的錯誤, 作出錯誤的決定或導致任何損失, 筆者並不承擔任何因它而起的責任。
******************************************
每逢中五會考和中七高考放榜之日, 就是畢業生及其家長忙碌之時。考得好的同學固然可以如願以償, 但畢竟中六學位和政府資助大學學位有限, 考得足夠分數的同學亦未必保證有學位; 更有些同學考得不太理想, 在競爭激烈和僧多粥少的情況下, 文憑、副學士先修、副學士和高級文憑等亦應運而生, 升學途徑確實比筆者當年畢業甚至更早的年代多了很多。
先談中五畢業生, 除了中五重讀(適用於成績不太理想的中五同學)和中六課程外, 同學亦可選擇升讀海外、副學士先修、職業訓練局各學院中專證書、證書和中五程度文憑課程、毅進計劃、各大學/大專機構所辦的副學士先修課程、建造業議會訓練學院課程、青少年見習就業計劃及其他辦學機構和團體(包括志願團體和私人辦學機構)所辦的中五程度課程。
未合符升讀大學成績條件的中七畢業生除了可以選擇到海外升讀大學課程, 亦可選擇修讀由大學/大專院校和其他辦學機構所辦的副學士及高級文憑課程; 合符升讀大學成績條件的中七畢業生既可選擇本地認可學位(如珠海學院和樹仁大學)和本地非政府資助認可大學學位課程(Self-financed degree), 如理工大學和城市大學部分課程, 亦可選擇上述專上課程。
除此以外, 各本地大專院校和大學持續進修學院、一些志願團體和私人辦學機構, 亦會聯同海外大學合辦大學銜接學位課程(即Top-up Degree); 雖然學費似乎較去海外升讀大學課程稍為便宜, 但作出決定和選擇時最好留意以下事項:
1. 可以選擇的話, 盡量先報讀本地九間大學本部(港大、中大、理大、城大、科大、浸大、嶺大、公大、樹大)或本地認可的大專院校(即珠海學院、教育學院、演藝學院和理大專業進修學院--SPEED)所辦的本地的銜接學位學士課程(不論係JUPAS, Non-JUPAS還是Self Financed的學士課程, 包括普通學位和榮譽學位)。除非確定所報的大學不接受您的申請、只有全日制課程(如打算半工讀則需要考慮這一點)和課程形式不適合(例如公大所辦的兼讀制課程是以遙距授課的形式, 比起面授式的課程而言需要較高自律性地去溫習、完成功課和考試, 而且導修課較一般面授式的課程少, 未必每位學生可以適應); 財政許可的話, 亦可考慮到海外升學, 但亦需要留意將來的學歷, 是否僱主認可(尤其係美國大學)和可否銜接進一步的課程(如本地碩士和博士課程); 若然財政不許可到海外留學和確定所報的大學最終不接受您的申請, 那些本地與海外大學合辦大學學位課程只是次選。
2.看海外大學於本身國家以致全球的排名係其中一個方法, 但坦白而言, 與本地的機構所辦的課程之海外大學, 未必間間都是排名較高的大學; 除了看上述的排名外, 最好同時留意其提供課程的科目於本身國家的其他大學比較是否排名較高和突出: 例如您所心儀的海外大學是在英國, 先找出其工商管理(Business and management studies)方面的排名, 並與其他英國大學比較一下(排名60或以上會較佳)。
英國大學排名網址:
http://education.guardian.co.uk/universityguide2009/0,,2276673,00.html
http://extras.timesonline.co.uk/gug/gooduniversityguide.php
澳洲大學排名網址:
http://www.australian-universities.com/rankings/
美國教育部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 Accreditation(CHEA)認可大學課程搜尋:
http://ope.ed.gov/accreditation/Search.asp
聯合國教科文基金(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世界大學列表:
http://www.unesco.org/iau/onlinedatabases/list.html
3. 坊間實在有太多課程的宣傳廣告和於討論區上的課程宣傳, 切忌盡信廣告之言(例如標榜「保證學生獲高薪實習/入職機會」和「100%可以升讀大學」等宣傳語句)。如有疑問, 可請教就讀中學的升學輔導組老師、升學權威或專業人士。
招職--夏里巴(海外升學):
http://jiujik.scmp.com/jsarticle.php?lcid=HK.B5&arttype=STUD&artsection=CED&index=y
明報討論區Postgrad 百答--洪興立博士(本地及海外升學):
http://forum.mingpao.com/cfm/Forum3.cfm?OwnerID=4&CategoryID=8&TopicID=10001
升學就業通訊
http://www.hkprospect.com/
至於升學講座和展覽, 筆者認為可以選擇的話, 盡量選擇較中立的機構所辦的升學講座和展覽, 如學友社和英國文化協會等。如欲了解本地的副學士及高級文憑課程, 建議可參加職業訓練局和各本地大學、大專院校所辦的有關課程講座和展覽; 至於私人辦學機構所辦的課程講座和展覽, 筆者有所保留; 若然決定去私人辦學機構所辦的課程講座, 亦請小心考慮是否真的報讀有關課程, 付款前最好徵詢家人、師長、升學權威或專業人士的意見。
4. 同學如打算選修副學士及高級文憑課程, 宜選擇經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評審自資專上課程; 此外, 選擇課程除了依自己的興趣為主, 亦應考慮和比較有關院校的課程費用、所辦的課程之歷史是否悠久(太新的學院因為未做課程評估和檢討, 加上缺乏課程審批程序和畢業生的就業和升學紀錄等作參考, 水平難免不穩定和參差不齊)、師資和設施(如學校支援、電腦網絡、網上參考書籍及學術雜誌數量和圖書館藏書量等)、會否安排工作實習(適用於一些課程, 如酒店服務和工商管理等)、課程是否獲得專業組織認可甚至部份科目考試可獲專業組織豁免(如香港專業會計員協會和香港市務學會等)和完成課程後是否有豁免學科修讀及轉移畢業生學分的正式協議, 如英語水平(TOFEL至少550分或IELTS逹6.5分或以上)和平均成績(GPA)符合入讀大學要求(如3.3分或以上, 部分大學的課程更要求3.5分或以上), 甚至獲得僱主(包括政府、公營及私人機構)及本地/部份海外大學認可其學歷資格, 以便就業或銜接有關學位課程。
至於兼讀制證書、文憑和高級/高等文憑, 筆者亦較屬意職業訓練局(如屬下之高峰進修學院,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及工商資訊學院)、本地大學之持續進修部(如香港大學附屬學院、香港中文大學 - 東華三院社區書院、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城市大學持續進修學院、科技大學持續進修學院、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嶺南大學持續進修學院和公開大學等)和一些較有信譽和具有一定辦學歷史的辦學機構(如香港專業進修學校、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明愛徐誠斌學院和青年會書院等); 原因係除了有一定程度的辦學經驗, 校方提供的支援、設施(一些課程可能需要參考書籍以協助學習和做功課, 某些學院和大學持續進修部會為學生提供圖書館證以便借閱圖書)和對師資、課程的品質和內容有所評估和檢討, 再加上上述的院校對一般僱主而言是較為熟悉, 對學生的就業甚至升學會有一定的保障。
以筆者多年從事人力資源的經驗, 對於應徵者的學歷必會作出查核(尤其應徵文職和管理職位), 例如學歷是否偽冒、向有關學院查詢入學紀錄和有關學院是否存在(尤其係海外大學); 此外, 對於應徵者所持海外大學的學歷是否來自「野雞大學」, 亦會瀏覽上述有關網址, 去決定是否接納有關學歷。
5. 勿貪小便宜: 意思謂勿貪圖報名後有禮物收或任何優惠。 有部份學院為了招攬學生, 不惜以禮物和各種優惠作招徠(例如某學院以送貴重科技作迎新禮物吸引學生報讀, 詳見此篇新聞), 要知道上述的小便宜其實「羊毛出在羊身上」, 費用最終完全轉嫁到消費者----學生身上。
6. 筆者第(1)點提及過本地與海外大學合辦大學學位課程只是次選, 若非不得已要選擇的話, 筆者認為寧願選擇有本地大學的持續進修部/其附屬的學院、職業訓練局SHAPE、香港專業進修學校、香港管理專業協會以及明愛徐誠斌學院與海外大學合辦大學學位課程, 一來筆者提及的院校對學生會有一定的支援(如圖書館、網絡技術支援、網上圖書館和協助學生向海外大學反映意見等)作後盾, 二來亦會依足嚴格的收生程序, 不敢「造壞自己和大學/院校的名聲」。
不過, 部分私人辦學機構(亦被稱為"學店")聯同海外大學合辦的銜接學士課程, 由於質素太參差(當中亦有誇大成分, 下回再講), 恕筆者不予置評; 若真的要讀它們的課程, 請小心考慮和諮詢升學權威或專業人士的意見。
下回會踢爆一些"學店"廣告如何誇大事實。
延伸資料:
教育局升學就業輔導:http://www.edb.gov.hk/index.aspx?nodeid=235&langno=2
教育局非本地高等及專業課程: http://www.edb.gov.hk/index.aspx?nodeid=226&langno=2
Eanaddare(網友提供)商科高級文憑/副學士之比較(如:學費/認受性):http://www.uwants.com/viewthread.php?tid=6693110&extra=page%3D3
閱讀之前, 請務必留意以下細節:
1. 以下內容乃參考多個升學討論區、若缺齋老人之部落格和筆者十年來半工讀經驗及多年招聘員工的經驗而成, 歡迎轉載,然而請註明出處。
2. 本篇並非針對所有私人辦學機構和團體, 事實上本地有一部份私人辦學機構和團體, 務實而不誇大地舉辦進修課程, 令公眾從學習中獲得所需的知識; 然而部分害群之馬和圖利之學店, 誇大其詞, 借舉辦課程講座和進修課程為名去歛財, 誤導申請人白白浪費金錢之餘, 完成課程後卻得不到認可資格。有關不當的行為必須予以嚴打。
3. 建議讀者如遇到任何問題時, 應尋求適當的意見。此文章不應被依靠作為適當的意見的一個取替。當準備此文章時, 已合理地小心, 然而任何人如因信賴此文章內容中含有的錯誤, 作出錯誤的決定或導致任何損失, 筆者並不承擔任何因它而起的責任。
******************************************
每逢中五會考和中七高考放榜之日, 就是畢業生及其家長忙碌之時。考得好的同學固然可以如願以償, 但畢竟中六學位和政府資助大學學位有限, 考得足夠分數的同學亦未必保證有學位; 更有些同學考得不太理想, 在競爭激烈和僧多粥少的情況下, 文憑、副學士先修、副學士和高級文憑等亦應運而生, 升學途徑確實比筆者當年畢業甚至更早的年代多了很多。
先談中五畢業生, 除了中五重讀(適用於成績不太理想的中五同學)和中六課程外, 同學亦可選擇升讀海外、副學士先修、職業訓練局各學院中專證書、證書和中五程度文憑課程、毅進計劃、各大學/大專機構所辦的副學士先修課程、建造業議會訓練學院課程、青少年見習就業計劃及其他辦學機構和團體(包括志願團體和私人辦學機構)所辦的中五程度課程。
未合符升讀大學成績條件的中七畢業生除了可以選擇到海外升讀大學課程, 亦可選擇修讀由大學/大專院校和其他辦學機構所辦的副學士及高級文憑課程; 合符升讀大學成績條件的中七畢業生既可選擇本地認可學位(如珠海學院和樹仁大學)和本地非政府資助認可大學學位課程(Self-financed degree), 如理工大學和城市大學部分課程, 亦可選擇上述專上課程。
除此以外, 各本地大專院校和大學持續進修學院、一些志願團體和私人辦學機構, 亦會聯同海外大學合辦大學銜接學位課程(即Top-up Degree); 雖然學費似乎較去海外升讀大學課程稍為便宜, 但作出決定和選擇時最好留意以下事項:
1. 可以選擇的話, 盡量先報讀本地九間大學本部(港大、中大、理大、城大、科大、浸大、嶺大、公大、樹大)或本地認可的大專院校(即珠海學院、教育學院、演藝學院和理大專業進修學院--SPEED)所辦的本地的銜接學位學士課程(不論係JUPAS, Non-JUPAS還是Self Financed的學士課程, 包括普通學位和榮譽學位)。除非確定所報的大學不接受您的申請、只有全日制課程(如打算半工讀則需要考慮這一點)和課程形式不適合(例如公大所辦的兼讀制課程是以遙距授課的形式, 比起面授式的課程而言需要較高自律性地去溫習、完成功課和考試, 而且導修課較一般面授式的課程少, 未必每位學生可以適應); 財政許可的話, 亦可考慮到海外升學, 但亦需要留意將來的學歷, 是否僱主認可(尤其係美國大學)和可否銜接進一步的課程(如本地碩士和博士課程); 若然財政不許可到海外留學和確定所報的大學最終不接受您的申請, 那些本地與海外大學合辦大學學位課程只是次選。
2.看海外大學於本身國家以致全球的排名係其中一個方法, 但坦白而言, 與本地的機構所辦的課程之海外大學, 未必間間都是排名較高的大學; 除了看上述的排名外, 最好同時留意其提供課程的科目於本身國家的其他大學比較是否排名較高和突出: 例如您所心儀的海外大學是在英國, 先找出其工商管理(Business and management studies)方面的排名, 並與其他英國大學比較一下(排名60或以上會較佳)。
英國大學排名網址:
http://education.guardian.co.uk/universityguide2009/0,,2276673,00.html
http://extras.timesonline.co.uk/gug/gooduniversityguide.php
澳洲大學排名網址:
http://www.australian-universities.com/rankings/
美國教育部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 Accreditation(CHEA)認可大學課程搜尋:
http://ope.ed.gov/accreditation/Search.asp
聯合國教科文基金(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世界大學列表:
http://www.unesco.org/iau/onlinedatabases/list.html
3. 坊間實在有太多課程的宣傳廣告和於討論區上的課程宣傳, 切忌盡信廣告之言(例如標榜「保證學生獲高薪實習/入職機會」和「100%可以升讀大學」等宣傳語句)。如有疑問, 可請教就讀中學的升學輔導組老師、升學權威或專業人士。
招職--夏里巴(海外升學):
http://jiujik.scmp.com/jsarticle.php?lcid=HK.B5&arttype=STUD&artsection=CED&index=y
明報討論區Postgrad 百答--洪興立博士(本地及海外升學):
http://forum.mingpao.com/cfm/Forum3.cfm?OwnerID=4&CategoryID=8&TopicID=10001
升學就業通訊
http://www.hkprospect.com/
至於升學講座和展覽, 筆者認為可以選擇的話, 盡量選擇較中立的機構所辦的升學講座和展覽, 如學友社和英國文化協會等。如欲了解本地的副學士及高級文憑課程, 建議可參加職業訓練局和各本地大學、大專院校所辦的有關課程講座和展覽; 至於私人辦學機構所辦的課程講座和展覽, 筆者有所保留; 若然決定去私人辦學機構所辦的課程講座, 亦請小心考慮是否真的報讀有關課程, 付款前最好徵詢家人、師長、升學權威或專業人士的意見。
4. 同學如打算選修副學士及高級文憑課程, 宜選擇經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評審自資專上課程; 此外, 選擇課程除了依自己的興趣為主, 亦應考慮和比較有關院校的課程費用、所辦的課程之歷史是否悠久(太新的學院因為未做課程評估和檢討, 加上缺乏課程審批程序和畢業生的就業和升學紀錄等作參考, 水平難免不穩定和參差不齊)、師資和設施(如學校支援、電腦網絡、網上參考書籍及學術雜誌數量和圖書館藏書量等)、會否安排工作實習(適用於一些課程, 如酒店服務和工商管理等)、課程是否獲得專業組織認可甚至部份科目考試可獲專業組織豁免(如香港專業會計員協會和香港市務學會等)和完成課程後是否有豁免學科修讀及轉移畢業生學分的正式協議, 如英語水平(TOFEL至少550分或IELTS逹6.5分或以上)和平均成績(GPA)符合入讀大學要求(如3.3分或以上, 部分大學的課程更要求3.5分或以上), 甚至獲得僱主(包括政府、公營及私人機構)及本地/部份海外大學認可其學歷資格, 以便就業或銜接有關學位課程。
至於兼讀制證書、文憑和高級/高等文憑, 筆者亦較屬意職業訓練局(如屬下之高峰進修學院,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及工商資訊學院)、本地大學之持續進修部(如香港大學附屬學院、香港中文大學 - 東華三院社區書院、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城市大學持續進修學院、科技大學持續進修學院、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嶺南大學持續進修學院和公開大學等)和一些較有信譽和具有一定辦學歷史的辦學機構(如香港專業進修學校、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明愛徐誠斌學院和青年會書院等); 原因係除了有一定程度的辦學經驗, 校方提供的支援、設施(一些課程可能需要參考書籍以協助學習和做功課, 某些學院和大學持續進修部會為學生提供圖書館證以便借閱圖書)和對師資、課程的品質和內容有所評估和檢討, 再加上上述的院校對一般僱主而言是較為熟悉, 對學生的就業甚至升學會有一定的保障。
以筆者多年從事人力資源的經驗, 對於應徵者的學歷必會作出查核(尤其應徵文職和管理職位), 例如學歷是否偽冒、向有關學院查詢入學紀錄和有關學院是否存在(尤其係海外大學); 此外, 對於應徵者所持海外大學的學歷是否來自「野雞大學」, 亦會瀏覽上述有關網址, 去決定是否接納有關學歷。
5. 勿貪小便宜: 意思謂勿貪圖報名後有禮物收或任何優惠。 有部份學院為了招攬學生, 不惜以禮物和各種優惠作招徠(例如某學院以送貴重科技作迎新禮物吸引學生報讀, 詳見此篇新聞), 要知道上述的小便宜其實「羊毛出在羊身上」, 費用最終完全轉嫁到消費者----學生身上。
6. 筆者第(1)點提及過本地與海外大學合辦大學學位課程只是次選, 若非不得已要選擇的話, 筆者認為寧願選擇有本地大學的持續進修部/其附屬的學院、職業訓練局SHAPE、香港專業進修學校、香港管理專業協會以及明愛徐誠斌學院與海外大學合辦大學學位課程, 一來筆者提及的院校對學生會有一定的支援(如圖書館、網絡技術支援、網上圖書館和協助學生向海外大學反映意見等)作後盾, 二來亦會依足嚴格的收生程序, 不敢「造壞自己和大學/院校的名聲」。
不過, 部分私人辦學機構(亦被稱為"學店")聯同海外大學合辦的銜接學士課程, 由於質素太參差(當中亦有誇大成分, 下回再講), 恕筆者不予置評; 若真的要讀它們的課程, 請小心考慮和諮詢升學權威或專業人士的意見。
下回會踢爆一些"學店"廣告如何誇大事實。
延伸資料:
教育局升學就業輔導:http://www.edb.gov.hk/index.aspx?nodeid=235&langno=2
教育局非本地高等及專業課程: http://www.edb.gov.hk/index.aspx?nodeid=226&langno=2
Eanaddare(網友提供)商科高級文憑/副學士之比較(如:學費/認受性):http://www.uwants.com/viewthread.php?tid=6693110&extra=page%3D3
Subscribe to:
Posts (Atom)
【2020年唯一介紹無綫劇集《降魔的2.0》】 「今日唔係終結,而係一個過程,一個新嘅開始。」 睇慣我寫的電視介紹文,係甚少介紹無綫劇集,近兩年來只係一年一至兩套(上年本來想寫《金宵大廈》,卻忙於功課而作罷),《降魔的2.0》或者係自己今年唯一一套會寫的電視介紹文...

-
有關人等, 請留意(如果有blogger/朋友睇到, 請幫手通知有關人等, 排名不分先後, 少了您那份請揚聲)。 CK: 有朋友問我, CK是否真有其人, 以及想請教下做甚麼生意竟然會有人收購兼發大來做; 我想send email給您, 但又怕您會見笑, 所以...係咁意俾少少h...
-
三位美女一個(?)(請自己填寫) 兩星期前, ABCD四人相約在地球裡一個很小很小的角落相聚。 四個人, 其實可以湊成一枱麻雀了, 因此可以稱為「三(???)」(四字詞語, 請填寫)。 晚上的天空雖然不時下著雨, 但似乎無損相見的興致。 對A而言, 其實已經分別和B、D正面地相見...
-
最近天氣時冷時暖, 又工作量以倍數地增加, 又要交project assignment, 身子不好, 皮膚敏感又發作; 又焦慮又少許情緒抑鬱; 所以, 需要多點休息和時間處理, 暫時不開新文章, 留言依舊, 直至所有情況得到改善為止。 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