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19

雜記 (一)

愛她/他還是害她/他?

現在做人父母真艱難。

早陣子, 馬沙兄寫了篇究竟你係邊一種父母, 感慨良多; 雖則思爸思媽於我的童年時有安排過一些課外活動, 但頂多係一個起兩個止, 上到中學反而係補習英數科目居多,最重要的都是安排暑假內進行的,不像是現在的小孩子被父母安排七項或以上的課外活動(要一位小孩子做十三個課外活動,我想即使他/她不疲累,亦無休息時間可言)。

我完成明白父母的苦心,一方面想他們有一技傍身,能替學校增光甚至能考入名校就機會大增,另一方面係令孩子少點機會看電視、上網、甚至玩電子遊戲如PSP, Wii等。

但凡事都要按部就班, 要一個小孩子一口氣學七八種"技能", 他/她是否充分吸收有關技巧實是一種疑問; 怕的係樣樣都學了, 但無一個技能是較精, 亦影響孩子在日間上課的情緒和功課進度等, 就兩頭不到岸; 既浪費金錢, 孩子亦學不了甚麼。

此外, 就算孩子有一技之長, 若然他們面對困難(例如發覺到興趣不能成為職業, 練習時力不從心等), 父母其實可否與孩子坐下來傾談去解決困難, 否則只會令孩子不斷鑽牛角尖, 造成像中大音樂系女大學生自行了斷的悲劇。

另外, 在小一派位, 有位小女孩講:"終於無被派到垃圾學校讀書", 固然引起軒然大波, 質疑為何她的父母會灌輸如此的觀念給一個純如白紙的小女孩; 但有位家長雖然身為專業人士, 竟然學上一代家長般一早安排好子女的將來(由小學至長大成人), 不但以大量金錢安排大量課外活動, 培養子女成材, 還安排埋將來做甚麼職業。 我想那位家長似乎忘記了她的子女始終是一個個體, 當他們漸漸長大, 身邊的人和周圍環境會培養他們的思想和性格, 加上不能預知的際遇, 試問做父母的怎能控制子女的將來呢?

您是愛她/他還是害她/他?

思爸一直希望女兒能繼承做會計的工作, 但女兒對會計一點興趣都沒有, 他亦沒有勉強女兒去繼承, 只是話:"您喜歡做甚麼職業, 賺到錢就得啦!"

**************************************

事業瓶頸、長假

我似乎需要一個工作上改變和長假。

雖則未到四十(仍是年輕人一名), 但最近發現身邊差不多同年紀的朋友, 薪酬未必相差得太遠, 不過職位就已爬到管理階層(多數都係大學畢業那種)。

我呢?

那十年工作光景, 當中在中段經歷減薪和削權的工作, 或多或少影響了我現時的"叫價和轉工能力"; 加上大學學位一日未到手, 要改變現況實不容易。

現時的工作, 仍未達到學滿師可以轉工的地步。

或者這叫做事業瓶頸。

至於長假, 係我一直希望和期待的。

要放長假的話, 一年就夠; 想充夠電和有新的思維, 才回工作崗位。

除非, 一係辭工, 一係做少奶奶。

但到目前為止, 兩者的或然率超低。

或者, 一星期都可以, 最好獨自去遠一些地方旅行, 如馬爾代夫, 見到陽光與海灘就開心。

家人不想我獨自遠行, 但以我的性格, 我會好好計劃一下。

2008-06-13

遺忘

人是否係一種善忘的動物, 真的不得而知; 但不知是否近年工作量大, 還是年紀愈大記憶會開始衰退, 我發現自己對一些事情有選擇性遺忘的跡象。

在工作上, 若要幫助自己提醒當日要做的事, 除了個人的記憶, 電腦的outlook和日記簿必不可少; 但是一些很瑣碎的事, 則未必全部留在腦海中, 以下就是好例子。

我到了今天, 才記得原來上星期三是的生日。

相比以前, 我會在當日零時零分寄張電子賀咭和送小禮物給他。

或者我真的很忙, 又或者他的影子開始慢慢在我的心中退出了。

應該說, 我已經完全放下了當年對他的感情。

留下的, 只是現在那平淡如水的友情。

【2020年唯一介紹無綫劇集《降魔的2.0》】 「今日唔係終結,而係一個過程,一個新嘅開始。」 睇慣我寫的電視介紹文,係甚少介紹無綫劇集,近兩年來只係一年一至兩套(上年本來想寫《金宵大廈》,卻忙於功課而作罷),《降魔的2.0》或者係自己今年唯一一套會寫的電視介紹文...